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大宋的此次阅军,在皇帝离京之前的原定计划中,仅仅是提振军心士气的一场阅兵。

    但是现在因为有了自大宋建立以来都极其罕见的一场大捷,这场阅兵便有了向诸国炫耀实力的重大意义。

    而献俘,也因此有了甚至比前面的阅兵方阵更加重大的意义。

    当老兵队伍昂首走过宗阳宫前,李显忠率队押解着俘虏队伍走过来的时候,军乐曲调忽然一变,从庄严肃穆变得慷慨激昂起来。

    肃然站立在岗位上的水芙,目光也陡然变得锐利起来,那双眼睛,死死盯在提马走在献俘队伍前面的李显忠身上。

    耶律元宜等死掉的金国高级将领,其人头经过防腐处理,都盛在匣中,由宋军士兵捧在怀里。

    被生擒的金国将领们则背缚双手,被持刀士兵押解着。

    此番献俘礼并没有把两万多的金兵都押解来临安,而是择其官长等有品级的押来一千多人,参加献俘礼。

    在激昂的军乐声中,老军继续前行,献俘队伍进入阅兵场,前后两队人马即将在宗阳宫正门前完成换位。

    皇帝站在高高的宫城之上,头上有黄罗伞盖,身旁有旌旗飘扬。

    接下来,李显忠会亲自牵引级别比较高的三名金国将领作为俘虏代表,押至宫门前喝令其下跪。

    百官则会与所有观礼百姓一起,马上向皇帝称贺。

    随后,皇帝会威严地坐在御座上,当众宣布对他们的处治结果——是处斩亦或是赦免死罪。

    礼部的两名典礼郎已经开始引导官员们就位了。

    当李显忠喝令所有俘虏跪下,向大宋皇帝称降的时候,他们就要在城楼上率先向皇帝跪倒称贺。

    门楼下的所有军民也都要行礼。

    那时皇帝将坐在御座上,接受所有人的称贺。

    皇帝的御座已经从城门楼内搭了出来,放置在早就搭建好的高台上。

    皇帝要坐在这里,才能让城门下的百姓们也看的清清楚楚。

    “陛下,请上坐。”

    两名典礼郎安置好城上文武大员的站位,旋即便来请皇帝入座。

    赵瑗点点头,又向城下看了一眼。

    李显忠正昂首走在前面,举着他的仪刀。

    之所以三位指挥官的刀是木头做的,就是因为他们三位在整个仪式过程中要一直举刀,如果是真刀,其实蛮累的。

    而能成为巡阅使的大将,基本上年纪也都不小了,体力会吃不消。

    在李显忠后面,就是背缚双手,赤裸着上身的三名金国将领,两个猛安,一个谋克。

    赵瑗转身,举步向高台上走去,铺了红毡的高台一共九阶。

    礼部负责典仪的两名典礼郎引导着皇帝到御座上坐下,随行伴驾的四名太监手执拂尘同步跟上,要在皇帝御座左右站定。

    老兵方阵刚刚离开宗阳宫的正门,俘虏队伍刚刚面向宗阳宫门站定,人群中几个膀大腰圆百姓打扮的人突然向前冲了过来。

    本来百姓们虽然不时如潮水拍堤般向前冲撞,冲击着前方成排站立的禁军,但这条警戒线倒也没有被冲破。

    但是突然有几个彪形大汉往前一冲,前头的百姓便再也站立不住了。

    他们纷纷惊呼着向前扑去,顿时摔倒了一片,也把禁军士兵的防线给冲开了。

    几十个金人奸细护拥着赵谌一下子冲向前去。

    第五浮屠冲在最前面,把金人的符节高高举起,厉声大喝道:“大金使者奉命来宋,敬还大宋钦宗皇太子谌,以求两国息兵,再结和睦!”

    此时,杨沅刚刚走到李显忠身旁,与他悄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