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言犹未了,号角声响,徐通判精神一振,道:“太守来了。”

    周程已经霍然站起,整了整甲胄,大步走出了小亭。

    各方官绅迅速归队,等那远处一行人马越走越近,鼓角声方才停止。

    然后,居中的潼川经略安抚使司的官员们在陈推官的带领下举步向前。

    左右的潼川府衙方队和潼川第一将方队稍稍落后一些,徐徐跟了上去。

    杨沅已经派人护着刘嫣然和多子的车驾,绕路先行进城了。

    此时他独坐一车,车帘早就卷了起来。

    一见潼川官绅上前拜见,杨沅便喝停了马车。

    大壮这回也机灵了,一咕噜下了车,给他放好脚踏。

    杨沅缓步下车,站在车前。

    此时的杨沅,朝服冠带,紫衫着身,身姿挺拔,丰神俊朗。

    迎上前来的潼川官绅谁不对他好奇,如今亲眼见到此人,忽然就觉得……

    想像中的他,就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只有这个样子的人,才能做下那么多震动四方的大事。只是一个照面,潼川文武官员、地方豪绅,对杨沅便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这位上官,不是个好唬弄的。

    潼川官绅皆来相迎,但第一件事,却是验明身份。

    不然若是遇到个骗子,这么多有身份的人隆重其事地拜见一番,哪怕随后就揭穿了,这个脸也已经丢了。

    杨沅有五百名禁军护从,光这一条就不可能是骗子了,哪个骗子有这样大手笔?

    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安抚使司、知府衙门、还有军中将领的代表,一起陪着杨沅走进了十里亭。

    十里亭的茶水点心早已收拾了起来,铺了一块红缎。

    杨沅便把他的敕牒和告身都放了上去。

    敕牒就是由吏部发放的委任状,上面盖有吏部的大印。

    ~~

    告身就是身份证,上边记载着官员的姓名、籍贯、年龄、特殊外貌体征等详细信息。

    杨沅现在是紫袍的高官了,他的告身是由吏部统一制作的,以绫罗为材料制作而成,十分精美。

    三方官员代表一一验证无误,将告身奉还,敕牒存档,然后退到亭外,向杨沅高声自报官身,长揖到地。

    后边文武官员、潼川缙绅也纷纷随之行礼。

    杨沅昂然受了众人一礼,这才把徐通判、陈推官和周统制再次请到近前,让他们重新自报了身份,然后为他引见今日前来相迎的重要人物。

    至于那些被列入“等”的官员士绅,也不用他们过来一一拜见了。

    杨沅抱一抱拳,行个罗圈揖,意思到了也就行了。

    然后杨沅就在潼川文武官绅的簇拥下进入潼川府城,入驻经略安抚使司。

    入住府邸后,杨沅换去朝服,穿上安抚使的常服,便赶到节堂。

    安抚使司属官、潼川府衙属官以及九将统制官等一一上前,向杨沅汇报本部情况。

    “隆庆府第四将,兵员八千六百一十九人,分驻堡寨、边墙、亭燧、烽糇等处,剑门关驻军二千零五人,皆步卒……”

    第四将的统制正向杨沅汇报该部兵员人数,兵力构成,驻防地点,所辖要紧防务事项等等。

    杨沅坐在上首,一边听他们一个个汇报,一边也在观察他们。

    虽然是能员干吏还是庸碌之人,不能全凭一番汇报,但是多少也能看出一些底气来。

    其中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