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驻军有两个军,是吧?”

    宋承五代各国军制,以一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

    其中一军就是两千五百人。

    潼川驻军有五千多少,基本就是两个军的建制。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杨沅道:“你回去,马上对这两军进行三次裁汰。”

    “第一裁,裁汰老弱痞赖,抵数的贼囚。”

    “第二裁,裁汰不够资格做战兵,但平素知法守纪,做事勤勉者,调入厢军。”

    “第三裁,裁汰伤残老兵,对这些有功的但已不能参与战斗的军士,本抚另有安排。”

    为了让周程放心,杨沅又说了一下他对这些人的具体安排。

    从战兵队伍中裁汰下来的士兵,放到厢军里头,那就是优秀士兵了。

    至于那些立过战功,但是已经伤残老弱,如今养于军中做后勤杂务的,杨沅会选拔留用一部分做教官,另一部分则安排到各州府县团练中任职。

    团练兵平时可以保护地方,清剿山贼,战争时随时可以转化为军队的后备兵源。

    但现在很多州县是没有团练的,杨沅准备把它搞起来。朝廷不会拨付那么多钱,但地方豪强们有钱呐。

    他们但凡有点势力的,现在都蓄有私兵,平时还得遮遮掩掩的。

    在地方上建立团练,他们这些豪强就是团练使,公私两便。

    而且招收的都是本地兵,这些兵的凝聚力也会更强。

    至于说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形成一些小山头,可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山头从来都有,一直都在,只不过随着你打压与否,它采取不同的形式呈现罢了。

    如果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就什么都做不成。

    以现在的客观历史条件,杨沅除非脑袋让驴踢了才会去打土豪分田地,他靠的就是这些土豪,而且要大力倚重、扶持。

    只要你有本事一直做那个最大的山头,你就永远是稳的。

    如果你不能,就如即将老去的杨政,无人可以继承他的基业,他还要用主动交出兵权来换取子嗣的平安。

    又如那利东的郭浩,如今还不是让温家掌了大权,郭家姑娘甚至想出了假科考告御状,用舆论倒逼天子主持公道的地步。

    ~~

    所以,如果你不行,总有人会以一种你不曾防范到的方式来取代你。

    杨沅是有那个自信能hold住局面的。

    “裁,大力地裁,剩下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我要真正的精兵强将,能以一当十的。”

    “我的五百亲兵,都是经过灵壁大战的老军,做个侍卫太也浪费,也安排进去,做十将、虞候、承局、押官等低阶武官。

    至于空出来的兵额,我要你重新招兵,一军只招良家子,另一军则民族不限、籍贯不限,出身不限,什么山贼逃兵亡命泼皮,愿意从军赎罪的苦役囚徒,都可以收。”

    初时周程还觉振奋,听到这里脸色一僵,赶紧道:“大帅,这等人或好勇斗狠、轻忽人命,或桀骜不驯、不听号令、或奸狡诡诈,恐难有大用。”

    打仗,讲究的是军纪森严,配合默契。

    匹夫之勇就算强如杨沅,单枪匹马在乱军之中能杀几人?

    就算他能以一当千,终是左右不了大局。

    可是杨沅所说的这等人,确实初入伍就能形成十分强大的破坏力,但是这种人不遵号令、不服管教,真上了战场就不是打烂仗了,会因为他们坏了全局。

    所以,周程不能不提出反对。

    “无妨,本抚需要这种人。这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