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工程师,也参与其中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数十名苏联工程师一直在东宁的大众汽车公司参与汽车的改进。

    作为汽车工业部的官员,科琴科夫来回在这辆“Charites”汽车的旁边查看着,偶尔的他也会提到一些问题,不过更多的却是激动。

    “经理先生,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汽车的改进工作,那么工厂什么时候开工?”

    随后科琴科夫又特意强调道:

    “根据合同的约定是24个月完成基建,并交付第一辆汽车,而现在,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这显然是在提醒对方——时间紧张啊。

    面对这样的提醒,张森说道:

    “你们那边刚刚完成土地的平整,我们会严格根据进度表,推动工程进展。”

    看着面前的这位苏联官员,张森补充道:

    “到时候,我会亲自去苏联。”

    作为公司的副经理,张森很清楚,这次与苏联合同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只是6亿美元,也就是15亿南元的事情。

    重要的是大众汽车将会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东方市场。哪怕是这种开拓几乎看不到“大众”的“众”字型标志。

    但无论如何,大众都进入了东方市场,现在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未来随着他们使用这种汽车,还可以和他们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最终,一步步的促成,大众真正的进入东方世界。

    当然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15亿南元的订单也是非常香的,抛开提供设备的数十家南阳企业从中获得的利润。来说,仅仅只是大众公司就在这次交易中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利润,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利润就足以弥补公司在开发这款汽车时的支出。

    对外合作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啊,经理先生要亲自过去?哎呀,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你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科琴科夫于这位张经理的印象非常好,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们之间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能够继续合作当然是好事儿,况且,汽车制造厂的项目是里姆林宫极其重视的。

    如果是张经理继续负责的话,那么即便是回到苏联,科琴科夫仍然可以继续与他进行合作,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进入高层的视野。

    于是他主动提出要求帮助张森等人办理签证等方面的手续。

    当然,张森压根儿就不知道对方的一点小心思,实在这个合作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张经理,你这次去莫斯科,除了负责汽车制造厂的整体工程推进之外还有一件事儿,你要亲自去关注一下。”

    在公司大厦的高层办公室里,总经理王云捷放下手中的报告,对张森说道。

    “就是仔细研究一下苏联的重型卡车技术,看看有没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或者引进的技术,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王云捷稍微顿了一下,说道。

    “和他几家公司相比,大众的技术底子最薄弱,尤其是在卡车领域,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基础,但是,我们又不可能放弃这一市场,毕竟,这个市场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尤其是伴随着集装箱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市场对于重型卡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们当然可以从美国或者欧洲进一些卡车技术,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苏联在某些卡车的技术领域,还是有他们的独到之处的,福田引进的重型卡车技术就非常先进。

    所以,你到了俄国之后,多关注一下,看看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的,当然并不局限于卡车,毕竟机会难得嘛。”

    机会确实非常难得,过去苏联就是铁幕,很少有像现在这样的机会可以深入到苏联内部,进行这样全方位的合作,而在这种合作之中自然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