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你知道,这件事涉及到的方面太多,所以我需要向上汇报。”

    ……

    “快坐。”

    詹森对海德里希做了个手势,让他坐到沙发上,问道:

    “喝点茶吧,是红茶,还是绿茶?”

    “谢谢,先生,就这个就行了。”

    指着面前的茶壶,海德里希说道:

    “哈哈,黄芽!我也爱喝这个。”

    一边为海德里希倒茶后,詹森一边问道:

    “怎么样,和俄国人的见面谈得怎么样?”

    “他们的需求很迫切。”

    接过茶杯,海德里希说道:

    “他们愿意在目前的基础价格上,加价15%。”“15%,嚯,他们可真大方……”

    能不大方吗?和俄国人做生意,他们不压价都好事情了,居然主动加价12%,这确实很少见,詹森说道:

    “出手这么大方,肯定是很迫切了。不过,这也能理解,石油出口,对他们来说是,是非常重要的!几乎是他们仅有不多的换取硬通货的商品,所以为了保证石油的出口,他们当然愿意付出一些代价。”

    “确实,先生,俄国与西欧间贸易的主要特点是以石油换技术,他们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换取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可以说这是一种既现实可行而又适应各自需求的最佳方式。

    就他们而言,与西欧的能源贸易可以换取外汇,为从西方进口产品创造必要条件。除贸易管制外,硬通货不足是苏联购买西方产品的另一重大障碍。

    所以他们需发挥资源优势,将石油作为创汇的主力。三年前,他们通过向西欧出口石油换汇接近三亿美元,名义上占苏联外汇收入总额的31.5%,他们每年还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大量的军火、机器设备以及运输工具等工业产品,但事实上,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足够的外汇支付,只能用他们提供的贷款,或者用农产品偿还,所以,基本上都是名义上的支出,至于东方集团……他们之间用的都是易货贸易和记账卢布,而也导致,石油换外汇实际占比超过50%,剩下的就是各种稀有金属、矿产品等……”

    作为大型钢铁公司区域业务负责人的海德里希,有过在调查部工作的经验,自然对这些数据了如指掌握。

    “而大口径输油管又是能否实现石油换技术这一贸易战略的关键所在。战后,随着老产油区巴库油田资源的枯竭,他们产油基地逐渐东移到西西伯利亚,这样石油运输成为重要问题。管道运输是诸运输方式中最为经济安全的一种,其中钢管口径是决定成本的关键因素。

    如果使用40英寸钢管,运费将比24英寸钢管少39%,比铁路低 72%。然而他们钢管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大口径钢管需要先进生产技术,更是其石油经济的“瓶颈”。

    根据对其进口量和施工进度分析估计,他们大口径钢管生产能力仅是“象征性数量”,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必须要从国外进口。”

    听着海德里希的讲述,手中端着茶杯詹森更多的是感慨,那个国家的钢铁产量是世界第二。

    他们可以制造性能优良的坦克装甲,但是却造不出优质的车用薄板,这限制了他们的汽车工业。

    他们能造出优良的军舰、潜艇钢板,但是却造不出足够的船用钢板,这成了民船制造业的软肋。

    就像现在,他们能生产大型火炮,结果大口径输油管道,却又成为了他们的软肋。

    目前,美国是最大的钢管生产国,全世界24英寸以上钢管的60%都由美国生产。然而美国对其实行严格的钢管禁运,所以他们只能另寻他径进口大口径钢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