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轿车在内的客运车辆1.8万辆。

    将这个数字抄在另一個记事本上之后,福山嘀咕道。

    放下手中的沾水钢笔,福山在椅子上靠了好一阵,抽着烟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只有亲自作出统计,才知道南洋的发展速度是何等的惊人。

    “去年一年,新增发电量170亿千瓦,470亿千瓦的发电量……”

    提到这个数字时,福山摇头轻叹道。

    “对他们来说,也就是新建两个百万千瓦发电厂的事情,毕竟他们有全世界最好的巨型发电机组。”

    福山口中的巨型发电机组,是战争期间,李毅安从英国购买的25万千瓦大型发电机组的专利技术,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基本国产化,正是靠是这一种巨型发电机组,南洋的发电量才会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突然,像是有了一个什么新的发现似,福山猛的一下坐起身来,他翻看着记事本,然后抄下了两个数字,嘀咕道。

    “这是怎么回事?这怎么可能呢?”

    福山盯着那两个数字,疑惑道。

    “才两年的时间,居然增加了一倍多。这不太可能吧!”

    快到晚上十一点的时候,他听见门开了,是西川下班回来了。一身酒气的西川发现他还没有睡觉。

    “你搞得这么晚在干什么?”西川问。

    “看东西。”

    福山盯着记事本上的数字,浸入了沉思。

    “在想什么?”

    倒了一杯水,西川问道。

    “300和695。”

    “什么意思?”

    叼着烟的福山说道。

    转过身来,看着西川,福山说道,

    “粗钢产量。”

    “南洋的?”

    “对,”

    点了点头,福山说道。

    “是什么意思?”

    “300万吨是四七年的,695万吨是去年,两年的时间增了将近400万吨的产量,不奇怪吗?”

    福山看着西川用反问的语气说道。

    “我们都知道,新建钢铁厂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高炉的数量也在那里摆着,他们怎么实现的产能上的攀升呢?”

    抽了一口烟,福山又看了一眼那几个数字,接着说道。

    “我们都知道,目前东海钢铁公司只有四座高炉,两座来自意大利,还有两座是从日本拆走的,它们虽然是百万吨级的大型高炉,可实际上受限于铁矿石、焦炭以及技术方面的原因,实际产量大概也就只有60万吨左右,甚至还要再低一些。高炉的理论产量永远都只是理论产量而已。”

    “从理论上来说,他们的钢铁产量最多不可能超过400万吨!”

    陪客户喝了不少酒的西川,懒懒的坐到椅子上,喝了口茶,说道。

    “哎呀,福山,你别忘了,他们去年从美国进口了300多万吨废铁,这么一算的话,四座百万吨的高炉,在德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产量肯定是非常高的,再加上进口的废铁,可不就差不多了嘛。”

    听着西川解释,福山还是摇头说道。

    “还是不对,钢产量太高了,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

    福山站起身来,说道。

    “社里的汽车明天可给我用一天吗?”

    “你想要干什么?”

    西川问道。

    福山朝着窗外看了一眼,用力的抽了一口烟,然后在烟灰缸里按灭烟蒂,说道。

    “我要去东海调查一下,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