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官员弹劾杨轩擅杀倭国使臣。

    他们也肩负着外交的责任,对于此事,自然是要表态的。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以及赵王朱高燧全都愤怒了。

    朱棣更是冷冷的看着对方。

    毫无疑问,老朱家的人,全都无脑站杨轩。

    众官员见情形不对,立马落井下石,弹劾的弹劾,揭发的揭发,哪怕是不善言辞的武将,也会说一声臣附议。

    最后,弹劾杨轩的官员被朱棣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夷三族。

    这也让百官认识到,有些人,不是他们能招惹的。

    处理完这个扫兴的官员,朱棣就将昨天和杨轩与姚广孝商议之事抛了出来。

    虽然一开始有不少官员不理解朱棣为何要这么做,但随着朱棣将理由缓缓道来,太子朱高炽首先就明白了自己老爹的用意。

    立马站出来表示支持。

    随后太子党的官员们也跟着附和。

    汉王党也不甘落于人后,皆表达了支持的意思。

    事情就这样顺利通过。

    接着,朱棣命刑部会同大理寺、督察院尽早将相关律法设立好。

    然后就是对全大明范围内开展一次彻查,看看有多少外邦之人偷大明的文化,技术等典籍。

    散朝后,各部门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当然,也有人暗地里埋怨皇帝这是没事儿找事儿。

    外邦之人仰慕天朝文化,学就学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况只是一些奇技淫巧,用得着那么重视吗?

    诸如此类的想法,还有不少。

    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不在意技术外流,实属正常。

    ……

    时光匆匆,转眼半年过去。

    这半年的朝廷的工作重点就是围绕《永乐大典》展开的。

    御史,锦衣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清查。

    虽花费了不少财政收入,但收获也不小。

    他们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不少外邦之人暗中搜集大明的典籍,偷偷带回自己的国家。

    也有官员暗中勾结外邦之人,给予方便。

    同样还有向草原走私盐铁等战略物资的官商。

    侵吞赈灾款的贪官,吃空饷,贪墨军费等等。

    可以说,就这一次大清查,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朝会上,朱棣大发雷霆。

    对着百官怒斥:“好啊,朕以前怎么没发现,我大明的官员竟会堕落至此!”

    “勾结外邦,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送给了异族。”

    “侵吞赈灾款项,致使当地饿殍遍地,贪污水利工程款项,种种事迹,无不说明,我大明的朝堂之上,聚集了一群蠹(dU四声)虫。”

    “好啊,你们做的好啊!”

    朱棣看着下方畏畏缩缩的百官,怒极反笑。

    “铁铉!”他看向直着腰,挺胸抬头的铁铉。

    这是个有能力,又忠诚的清官。

    “臣在!”铁铉出班。

    “朕现在升你为督察院右都御史,并任命你为钦差,授王命旗牌,巡查这些年地方赈灾,修水利等事。”

    “朕要知道,他们贪了朕多少钱。”

    “害了多少人。”

    “有一人就杀一人,有百人就杀百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