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吃过饭,赵永梅和胡娟先把面和好,放到油桶旁边,温度够用面能发起来,晚上还是蒸馒头。唐爽负责挑黄豆,何思为和王桂珍仍旧是捡柴。你们捡桠枝就行,晚上取暖用的柴,场长离开时说会让人背绊子回来,这样晚上也经烧。”

    大家没有问孙向红干什么,她自己说了,“还有几天我就要下山,要把上次场长带回来的物资核对一下数目,交接给赵永梅,等我忙这些,哪里需要人手我就帮哪里。”

    再一次,孙向红提起了她上大学的事。

    大家没有意见,赵永梅更是听到她要离开,说了舍不得她。

    孙向红笑着说,“二年后大学毕业,我还会回到农场,与大家一起奋斗,短暂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见面。”

    又鼓励大家也要每天不忘记学习,“虽然平时上工很累,但是思想觉悟这里,大家也不能落下。”

    赵永梅和胡娟与孙向红是小团体,自然是认真听,何思为则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

    饭后,简单把饭盒用雪洗一下,放回窝棚后,就和王桂珍又往树林里走了。

    下午又不回折腾了三趟,天就已经黑了下来。

    而营地里,也很热闹,人都下工了,大家凑到帐篷或者营地中间的大油桶旁边烤火取暖,何思为没去凑热闹,看到窝棚外面放着的木头柈子,把柈子都搬到窝棚里。

    她换下干活的衣服,里面只穿着棉袄和棉裤上了铺,把放在最里面的大包挪到外面,又把被褥的头调了个方向,这样脚朝着外面,头朝里,晚上孙向红再搞昨晚的事,也不用担心吹到头了。

    王桂珍是看到何思为这么办,立也也有样学样,晚上吃饭时,唐爽看到后,等睡觉时也把头的方向调了,她还把自己的包放到了脸的一侧,这样孙向红不调方向,也不担心对方的脚踢到她的脸上。

    众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也没多想,毕竟何思为靠着窝棚门口,晚上有人起夜出去,就会有风吹进来,在人睡觉时头吹到冷风,很容易感冒。

    营部派来的五十个人,干活很快,而且每天都会把伐下来的柈子运下山,山下有卡车,再运向各个农场。

    何思为在山上每天早起贪黑的捡柴,前几天还能来回营地六次,后来随着附近的桠枝枯竭,何思为和王桂珍就要走更远的地方,慢慢变成上午两次或者三次,好在之前弄的柴多,也不耽误做饭。

    而营部那边,谢晓阳刚从下面农场做宣传回来,就发现营部里的人看他的目光不对,交头接耳,又指指点点。

    滕凤琴远远的朝他走过来,还未到跟前,就发现钱干事走到谢晓阳跟前,说了一句什么,谢晓阳就跟着他走了。

    再看谢晓阳去的方向,正是营长办公室。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