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好的一位长辈!

    “王主编,我最近在写一部长篇,主要写老一辈闯关东的事。”既然话说到这地步,方明华就把最近的创作在电话里简单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王濛认真听着:“长篇啊,《人民文学》没法登,不过你愿意的话,写好以后拿到燕京来,我推荐去作家出版社出版!”

    “好的,谢谢您。”

    又聊了几句,过掉电话。方明华去柜台上当电话费。

    “20分钟,40元钱!”柜台里的营业员面无表情硬邦邦撂出一句话。

    卧槽!

    一个月工资快没了!

    抢钱啊。

    还有这服务态度。

    果然这年头铁老大邮老二。

    方明华心里吐槽,但还是掏了钱然后骑车返回单位。

    第二天,各地电话陆续打到编辑部,连后来得知情况的朱霖也打了过来。

    银川下架!

    兰州下架!

    蓉城下架!

    济南下架!

    唯独申城没有下架,王安依在电话里告诉方明华,她跑了好几个新华书店,书都在正常销售。

    看来内部意见也不统一啊。

    算了,不管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

    但这件事很快就让杂志社的人知道了。

    倒不是黄社长有意透露,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敏感的很,有点风吹草动很快就传播开来。

    陈中实、贾平娃等人电话过来纷纷安慰,陆遥更是登门找到他劝慰道:“么求事,别怕!我经历的事情比你这严重的多,不照样过来了吗?”

    对于朋友们的好意,方明华表示感谢。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有人幸灾乐祸。

    编辑部的孙编辑就算一个。

    去年因刊登俞姗那篇《女大学生宿舍》和方明华吵了一架,心里对他就一直看不顺眼。

    这小子有才是有才,但太狂!肯定要倒霉的。

    这不?报应来了?

    最近见了方明华说话也是阴阳怪气,冷嘲热讽,不过方明华懒得理他。

    这两天,又有一条消息在杂志社私下流传:方明华有可能被撤掉编辑职务,重新发配到保卫科看大门!

    这消息还是中午吃饭的时候,白苗偷偷告诉他的。

    “谁说的?黄社长?”方明华问道。

    “不知道,好像不是来自咱们社里,而是从作协那边传来的。”白苗回答道。

    有可能,杂志社受作协领导。

    “小方,你去问问黄社长,他对你挺不错的。”

    方明华却摇摇头。

    “不问,有啥问的?不让干就不干,我觉得去看大门还挺好。”

    方明华是真不想问。

    如果真想知道的话,不用问黄社长,直接去问作协的杜朋成。

    这些事他也不在放心上,学习鲁迅先生: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春夏与秋冬

    一心一意写自己的。

    今天是期五,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方明华和往常一样,在家吃完饭后就骑车赶回单位,炉子烧的旺旺的,再泡杯热气腾腾的茶,边喝茶边写,突然外面传来敲门声。

    方明华去开门,没想到竟然是宋棠棠,穿着一件红色滑雪衫,头上、肩膀上都是雪花。

    “外面冷吧?赶紧进来。”方明华让姑娘进来,关上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