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心里也很高兴,没钱你想败家还没啥败的呢。

    自己这最担心原来看上去最没出息的儿子现在竟然成了作家,简直是祖坟冒烟了!

    赶明儿回老家得多烧点纸......

    全家人热热闹闹吃了中午饭,就准备一块出去街,但方明华却不行,现在要到单位去看大门,一直到明天早上张宝福来换班,晚饭还要靠妹妹送来。

    过年的时候杂志社几乎没人,大门紧闭,方明华一个人坐在门卫室里,将煤炉烧的热热的,喝着最便宜的劳保茶,先是做函授班老师布置的作业,到了下午吃完饭就干自己的事。

    一般情况是看书,不过今天得给那个叫李丽的姑娘回信。

    过来前,他又接到姑娘的回信。

    姑娘说她家庭条件较好,一直在西京生活,从小到大几乎没受到什么苦,所以父母经常拿他们那一辈的受到的苦教育她,要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

    书上、报纸上都也不是这么提倡的吗?

    哎,看来对方是个很单纯的女孩子。

    想了想,方明华在信纸上写下这么一段话:“虽然父母是这么说,那是担心你遇到困难挫折后手足无措甚至一蹶不振,其实哪个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幸福过一辈子?”

    “我想你也是这么想的吧?”

    ....

    ....

    哈,自己成了知心姐姐了。

    方明华不禁摇摇头。

    简短写了一封信,方明华刚刚装到信封里,明天按照上面写的新地址寄出去,突然看到有人在敲打铁门。

    他急忙将信封放进抽屉,走出门外,竟然是赵红军,背着一个黄挎包,不过今天没有开那辆大红旗。

    “过年好!”方明华笑着招呼了声,又把大门打开让他进来。

    “红军,你不在家好好过年,跑我这里干啥?”两人进了门卫室,方明华问道。

    赵红军没回答,而是从黄挎包里掏出一个精美茶罐出来。

    “这是龙井,别人送给我老爸的。”

    “谢谢。”方明华大喜。

    “还有这个!”赵红军又从挎包里掏出一瓶酒放在桌子上,方明华一看。

    卧槽,是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