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了。

    都是熟人,过年见面少不了一个寒暄,相互拜年。

    没过多久,一个工作人员匆匆跑进来说领导们已经进了作协大院,胡才赶忙率领众人去迎接,刚出小院门口就看到刘常委带着几个人走过来。

    刘常委还兼任着省宣传部部长,算数作协的主管领导,相互握手,后面跟着几个厅局领导方明华也认识。

    宣传部的王副部长、文化厅的张厅长、文联的吴主席,这些人工作中有经常打交道,不过让方明华有些吃惊的是还有一位中年男人,五十岁出头,他不认识。

    “这是司法厅的郑厅长。”刘常委主动给个人介绍道,又对郑厅长说道:作协的这几位副主席,你都认识吧?我就不用一一解释。”

    “认识,认识,都是咱们省的大作家,怎么不认识?”郑厅长主动和几位副主席挨着握手。

    轮到方明华这里,握着手连连说道:“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郑厅长,我也不年轻了,按照咱们秦省的说法,今年虚岁三十了。”

    方明华笑道。

    “三十还不叫年轻?我三十岁的时候,还在公社当干事呢。”郑厅长说到。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

    方明华暗暗纳罕。

    二十多年从一个普通干事干到厅局级干部,那也是有一番本事的,只不过司法厅和咱们作协有啥关系?

    一把手干嘛要来拜年?

    不仅是方明华,其余几个副主席心里都感到疑惑,不过谁都没有说出。

    来到胡才办公室,刘常委询问作协的近期工作,还关心问到作协存在什么困难。

    当然这些都是场面上的话,领导会认真听你讲困难,但解决不解决那是另一回事。

    完了,刘常委又在一帮领导的簇拥下,慰问了作协的工作人员,拜年嘛,说些好听的话。

    其实每年都如此,有的时候是分管作协宣传领域的常委来,有的是委托宣传部的常务副部长来,反正也就是走过过场。

    等一圈走完之后,众人回到作协的小会议室,工作人员给各位领导端茶倒水。

    这个时候,刘常委坐在沙发上对着大家说道:“这次来看望大家,我把司法厅的郑厅长也拉来,主要想让各位大作家,还有作协下面那些作家们,能够配合咱们省上的普法宣传活动,写一些关于法治方面的文学作品。”

    大家恍然大悟。

    这里有个社会背景。

    1985年12月,国家作出了《关于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定》,开始了第一个五年普法宣传活动。

    秦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要分三步走,即一年准备、打基础、创经验,三年实施普及、大发展见成效。

    而今年恰好是第三年。

    “各位大作家,我就拜托你们了。”郑厅长还开玩笑似向众人抱拳,大家都笑起来。

    领导安排的活当然要执行,胡才立刻代表作协表态,说作协马上召开理事会,研究讨论此事,号召全省作家积极响应,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有关法治方面的文学作品,促进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刘常委当然很满意。

    临走前,还专门和方明话握手,笑眯眯的:“方主席,这里面伱最年轻,又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一定要带头写哦。”

    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