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没我的事喽。”方明好笑道。
“嗯,夫君这几个月你你辛苦了,好好休息!”
回到家,夫妻俩是各进各的书房各看各的书。
宋棠棠主要看的是财经和企业管理类的,方明华没什么目的,杂七杂八的书都看。
不过今天看的是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年前,舒斌经过和南怀瑾接触,双方协商,以优惠价格买到这本书在内地的出版权,一过春节就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发行,听赵红军说销量还不错。
第一版印刷20万本,销路估计没问题。
这种书阅读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初次印刷能达到这个水平相当不错了。
看了一会,方明华又想到刚才在陆遥家的对话。
陆遥说的是对的,西影厂进入九十年代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许多有本事的人纷纷离开西京前往燕京“北漂”。
除了吴天民被免职是一个导火索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环境发生变化。
进入九十年代后,影行业出现了重大变革,电影的发行结束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电影制片厂自负盈亏。
同时,电视剧市场开始急剧膨胀,而电影观众数量却在缩减,另一方面电影观众的选择也多起来,电影厂之间的竞争在加剧。1993年,国家开始的引进“10部大片”计划,让内地观众有机会欣赏到最新的国外大片,国内的电影厂就更加没落。
还有就是民营投资开始崛起。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万达影视等民营影视公司纷纷成立,瓜分电影市场。
民营影视
现在,盛世影视可是成立最早的!
抢占先机啊。
就由媳折腾吧,自己做好保驾护航举行。
果然,宋棠棠找到西影厂的领导谈了双方合作的事,对方很痛快的答应,只是有一个条件。
除了保证拍摄需要的预算经费外,必须给西影厂上交20万元的“管理费”!
宋棠棠也提出自己的条件:20万元的管理费可以交,但也在将来拍成的电视剧后面缀上盛世影视公司的名字。
由西京电影厂和盛世影视公司联合出品!
这对于西影厂也不是个什么事,双方很快达成协议。
下一步剧组搭建:导演张亿谋,制片人胡晓峰,摄影顾长卫、录音:顾长宁、音乐编辑赵季平、美术曹久平、剪辑杜媛.
全部都是张亿谋这几年拍片的搭档,精英几乎倾巢而出,除了胡晓峰,其余都是西京人!
第一代谋女郎巩俐出演女一号田晓霞,而男一号则由从刚刚燕京电影学院毕业,分配到西影厂的新人张嘉译。
也是西京人,张艺谋的老乡。
宋棠棠投资者,亲自担任出品人,第一次具体参与电视剧的制作。
初步预算300万,是《渴望》的3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