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827 《三重门》
世纪50年代在欧美,出现了两部很著名的青少年文学作品,即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和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

    刘易斯的幻想《纳尼亚传奇》和1967年辛顿出版的《局外人》更成为青少年文学的典型代表。20世纪60年代,文学开始确立“30岁以下青年一代”的读者概念。这个时期的未成年文学,也就是青少年文学,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文学类别。

    1969年的《我知道笼中鸟为什么歌唱》1967年的《钟罩》、1970年的《保佑野兽和孩子们》涉及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的畅销让“青春文学”这一概念逐渐被广大读者接受。

    但是,在中国的50年代,也有自己的青春文学啊。

    就是王濛那本《青春万岁》!

    算了,懒得给黛米普及。

    还是拿作品说话吧。

    韩寒的《三重门》应该问世了吧?

    不知道舒斌盯着这个少年没有?

    舒斌并没有忘记方明华的叮嘱。

    去年,也就是1999年,申城市作家协会所属的《萌芽》杂志举办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获得二等奖之后,方明华就打电话给舒斌,要他主动和这个少年联系,关心他的写作。

    而现在,韩寒就出现在舒斌的办公室里。

    舒斌一边翻看着这本叫做《三重门》的,一边瞄了一眼坐在沙发上的韩寒。

    他实在没法将眼前这个看上去很叛逆的少年,和眼前这本联系在一起。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礼记·中庸》。

    《三重门》的出处。

    就这书名,是一个爱逃学打架的中学生能想出来?!

    “韩寒同学,底稿先留在我这,编辑们会仔细审阅,将来出版都会给你回话,可以吗?”

    舒斌一脸和气。

    韩寒点点头,又说道:“舒总,我给你留我们家的地址吧,回信不用寄到我们学校。”

    “为什么?”

    “因为我马上就要退学。”

    韩寒的话让舒斌感到很惊讶。

    刚刚念完九年义务教育就要退学?

    于是作为长辈,他好心提醒了句:“韩寒同学,别冲动,你才上高一吧?连高中文凭都拿不到,你将来怎么养活自己?”

    “喽。”韩寒指了指办公桌上的底稿。

    “稿费啊再见!”说完转身离开。

    留下一脸愕然的舒斌。

    这八零后,都是这么拽吗?

    这些经过,还是后来舒斌给方明华发的电子邮件里说的,他告诉方明华,这本《三重门》盛世图书已经决定出版,电子版按照方明华的要求已经寄给他,翻译成英语后交给Ashley press出版社出版。

    既然如此,方明华立刻讲稿件交给李丽,后面的事他就不用操心,他现在还要处理炒股八十亿美金的事。

    于是,今天早上送完欣欣去幼儿园,方明华回家以后就给远在芝加哥的菲利普斯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