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完全不顾念亲情也罢。

    但是有一点儿都不能改变。

    那就是,他现在就是皇帝,还太祖高皇帝亲自任命的。

    他继承大统没什么问题。

    也就是说,他现在就是大明的正统皇帝。

    殿下您这里准备起兵,那么在大义上面,天然就不占据优势。

    等于说是接下来,要和整个大明作对。

    很多人都会因此而敌视殿下,也会有许多人不看好殿下,接下来所做的事。

    所以,咱们这边绝对不能说是造反,需要占据一个大义名分。

    让咱们接下来干这事儿时,变得更加的顺理成章。”

    听到了道衍如此说,气氛才变得缓和起来。

    原来,道衍和尚所说的是这个意思!

    而是要找一个大义名分,并不是直接说造反。

    不过,想想这道衍和尚说的倒是挺对。

    说造反的话,确实是挺难听的。

    一下子就将他们自己给弄成了反贼。

    天然就处在弱势一方。

    只是……他们要干的事,本身就是造反。

    不说造反,那还能怎么说?

    莫非……还能将这事儿给说出花来不成?

    却听的道衍和尚的声音继续响起起道:“太祖高皇帝,所留下的皇明祖训之中,对于藩王,有明确的规定——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太祖高皇帝分封藩王,本就有着令藩王为大明守土,并且也防止朝廷被那些奸淫所蒙蔽。

    从而做出一系列的昏庸之事。

    也有防止奸佞之臣,欺凌君上,误国,从而导致江山倾颓,神器易主之意。

    所以贫僧以为,咱们这边便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进行起兵。”

    一听姚广孝所说出来的这话,房间里的几人,都是不由的眼前为之一亮。

    朱高煦松开了握在刀柄上的手,眼神里都充斥着欣喜。

    望着道衍和尚的目光,一下子就变了。

    没有丝毫再想砍死道衍的意思。

    反而变得异常的欣喜和敬佩。

    “清君侧,靖国难?好!好!道衍大师说的对!

    咱们这不是造反,咱们就是清君侧,靖国难!

    朝廷有着太多的奸佞了。

    出了诸多的奸佞小人。

    齐泰,黄子澄,练子宁,陈迪,方孝儒……这些狗东西,一个个都它娘的该杀了!

    欺上瞒下,欺君误国!

    我说这朱允炆,乃是大哥的骨血,又是父皇亲自定下的皇帝。

    把大明江山社稷交到了他手中,怎么他才刚一继位,就做出了这么多不当人的事儿?

    原来都是因为身边有着太多的奸邪小人,在那里蒙蔽圣听,挑拨离间,霍乱天下!

    对于这些奸臣贼子,就该动手把他们都给砍了!

    好!咱们这里就是清君侧,靖国难!!”

    朱棣望着道衍和尚,神色显得有些激动的出声说道。

    有了这样的一个大义名分,在今后,他这边在做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名正言顺。

    不再是兵出无名。

    有了奉天靖难这一点,那就说明他们不是造反,是奉他爹的命令,按照皇明祖训在做事。

    是按照他爹的皇明祖训做事。

    二者之间的差距,一下子就看得出来。

    其余几人也都纷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