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寒,知民间疾苦,也说要尽量让百姓过的好。

    为何现在却忘了本?!”

    梅殷现在是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往外说。

    短短的几日大明生活,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场梦幻的旅程而已。

    如今将要离去,自不会有什么顾虑。

    “你放屁!!”

    朱元璋的面色阴沉如锅底,再也忍不住,宛若一头发怒的雄狮一般,直接就对着梅殷大骂。

    说他什么他都可以忍,但梅殷说他忘了本,不顾百姓死活,挥霍民脂民膏,他是真的受不了!

    “不论是之前修皇陵,还是现在营建中都城,都是从朝廷这里调拨的钱粮。

    咱还下令,让那些前来做工的百姓,每日都可吃两顿干饭,管饱的那种。

    又让人寻找郎中,给那些生病的民夫,免费治病。

    众多民夫可以分批每月休息三天!

    咱还下令,不可让人对民夫逼迫过甚,一日最多干五个时辰的活。

    天热之时,还有清凉解暑的绿豆汤供应。

    参与营建中都的人,今后家中都可免五年劳役。

    这哪一条不是在为百姓着想?

    你哪里看到中都城白骨累累,血泪斑斑?!

    你说!

    你与咱说!

    自古营造都城,皇陵,哪个有咱给出的待遇好?!”

    朱元璋瞪着泛红的双目,身子前倾,盯着梅殷质问,身上气势骇人!

    “陛下你规定的是很好,可你不会不知道,什么叫做阳奉阴违,什么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吧?”

    梅殷直视朱元璋。

    “呵呵呵……”

    朱元璋冷笑起来。

    “咱就是怕修缮中都出乱子,所以就专门让韩国公挑大梁!

    还让中山侯汤和,江阴侯吴良作为副手盯着。

    这都是咱信的过的老兄弟,陪着咱一路尸山血海中杀过来的。

    伱说他们会在这事情上,对咱阳奉阴违?!”

    “那可未必,人都是会变的!尤其是利益牵扯巨大的时候。”

    梅殷淡淡的说道。

    一言说出,满座皆惊!

    梅殷这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韩国公李善长啊!

    梅殷将众人反应收到眼中,却并不在乎。

    李善长又怎么了?

    自己马上就要返回现代了,哪里会在乎什么李善长?

    “你!”

    朱元璋被噎的要说不出话。

    他深吸一口气,缓了一下心情:“就算是真如你所言,他们会对咱阳奉阴违。

    可几个前,咱凤阳来的老乡亲给咱过寿,来了之后,咱还专门问了他们。

    他们都说中都城修的好,韩国公做事有章法。

    他们总不能说谎吧?

    他们还给咱唱花鼓。”

    说着,朱元璋目光一扫,落在了晋王朱棡身上。

    “老三,你来说说那花鼓词是咋唱的!”

    朱棡记性好,闻言稍一思索便道:“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听听!你给咱听听!这花鼓唱词是怎么的?!!”

    朱元璋盯着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