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天黑后,大军拔营。”

    “先向北行,沿途只行三十里便安营扎寨,并增加锅灶。”

    “走之前,看看这孙瑜会不会上当吧。”

    当晚,徐庶大军匆匆拔营而去。

    早有斥候报到城内,孙瑜一时也摸不清到底是什么情况,不过一向谨慎的他,接连派出了斥候,在确定营中无人之后,更亲自率领五千人,出城往徐庶营地查探。

    “走得这么着急,又是往江边撤退,难道庐江真有变故?”

    “追!”

    联想到近日拦截的徐庶军中信件,犹豫再三之后,孙瑜还是下令,朝徐庶军撤退的方向追去,不过很有分寸地保持着距离,并派出斥候探查以防遇伏。

    一连追了两天,也不过走了六十余里。

    从徐庶大营留下的锅灶,孙瑜有所发现,这些锅灶看似变多了,实际真正使用的却变少了。

    也就是说,徐庶大军中已经有不少士兵先一步撤走了。

    “原来如此,难怪撤的这么慢。”

    “传我令,今夜袭营!”

    想通其中缘由,孙瑜果断下令,这些日子他被徐庶堵在泾县,担心江南大营的孙权安危,不敢轻易作战,让他心中也是相当憋屈。

    如今心中确认庐江生变,徐庶军中士卒不多,便决定将剩余这伙锦帆军全部吃掉。

    是夜,乌云蔽月,正是偷袭的好时候。

    借助徐庶营帐内的灯火,让孙瑜的五千大军不至于认不清方向,等夜色渐黑后,孙瑜拔出手上长剑。

    “弟兄们,跟我一起摸进去。”

    “杀!”

    低呼一声,孙瑜身先士卒,率先带头冲向前,而他的亲卫也纷纷紧随而上。

    一瞬间,五千人马就像一柄尖刀一般,直插进徐庶大营。

    然而徐庶营中,却寂静一片,毫无声响,仿佛空无一人。

    孙瑜眉头一皱,忽地听见远处传来阵阵喊杀声,心念转动间,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妙,脸色大变:

    “中埋伏了!”

    “速速撤退!”

    孙瑜反应不可谓不慢,然而一支支箭矢从天而降,饶是以丹阳士兵的精锐,也免不了一阵慌乱。

    “杀!”

    下一刻,喊杀声四起,徐庶的一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朝营中杀来。

    一时间惨叫声连连响起,所幸孙瑜奋力突围,最终带着一千余人冲出,徐庶也不追赶,让孙瑜逃回了泾县。

    这一战之后,即使孙瑜之后收到斥候禀报,说徐庶又去了宛陵,他也不敢再率军阻拦。

    至于另一边的甘宁和陈武,在接到张明的命令后,也是让出中江水道。

    偏偏朱治率军准备过江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吴县的命令,最终又折返回了石城,让甘宁和陈武倍感意外。

    不止是朱治,还有宛陵的董袭。

    明明张明已经将骑兵撤去,换成了徐庶的步兵,并且在刻意露出破绽的情况之下,仍旧坚守城池不出。

    看这样子,丝毫没有想要救援江南大营的意思。

    不过张明隐隐猜到了真相,而孙权还被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