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闲说着,话音一重。

    “你的皇爷爷是布衣天子,肯定是明白下面百姓的苦楚。”

    “地方官府对朝廷中枢,那是以下对上,肯定是不敢造次。”

    “但反过来,他们对百姓,就是以上对下。”

    “朝廷承担一定的损耗,这就足够避免,官府对于百姓的剥削。”

    “否则……”

    “剥削过多,你皇爷爷说的为了百姓,就是一句空话。”

    “真到了那时,全天下人算起旧账,肯定是记不清当时在他们这儿的官府的官员叫什么?”

    “但他们却能记得两个字:大明!”

    这一句话说完。

    朱元璋的脸色立马就不对了。

    还是马皇后手疾眼快,将他按住,不由得道:“这小嘴巴还真厉害!”

    “你拉着咱干什么?哼!咱知道童言无忌,不跟他一般见识。”

    朱元璋反应过来。

    他还大度,稍微一摆手,就恢复和颜悦色,甚至还哈哈笑了两声。

    “这是咱大孙和他在谈,咱什么都不知道。”

    马皇后笑了笑,也不多说,反倒是朱雄英,似乎又听懂了一些。

    不等皇爷爷提醒,他就问道:

    “那如果……真的数目相差过大呢?”

    苏闲道:“若是数目过大,可留置,然后通知各地的按察使司,又或者派人亲自下去核查!”

    “哪里出问题,就去哪里查,三方账目一对,一清二楚。”

    “若那时还有贪官,该杀的杀,毫不留情!”

    苏闲这话说的铿锵有力。

    简直说到了朱元璋的心里。

    “看看吧,看看,一個孩子都支持咱用重典,你们还整天劝东劝西?”

    闻言。

    朱标和马皇后不由得一阵无语。

    你那是重典吗?

    然而,还没等他们说话,就有人替他们说了。

    “但像你皇爷爷那样不由分说,大开杀戒,肯定是不行的。”

    “乱世才用重典,沉疴才下猛药!”

    “但人家也是务求核查有罪,再重典。务求病因,再猛药!”

    “现在大明开国,虽然各地难以治理,但也没到乱世的程度。有罪者杀,那是明正典型。”

    “正直之官和良善百姓,只会拍手叫好,官场也会风清云正!”

    “但若是按照你皇爷爷那样杀?”

    “那是人人自危,大家还能好好办事吗?”

    苏闲在此时摆手,似乎颇为无奈。

    但却气的朱元璋,松起拳头又攥紧拳头。

    马皇后看得忍俊不禁,刚才不是还夸呢嘛?

    不过她很快恢复正色。

    “是这个道理,官府应该承担这些必要的损耗,要不然,咱们管理地方本来就难。”

    “若损耗加给百姓,只会让民间动荡,到时候这税收就更收不上来,朝廷还是要面临没钱的窘境。”

    马皇后这是在劝告,也是在敲打。

    因为她知道。

    自从洪武五年的北伐、也是西进失败之后。

    大明虽然在宁夏一代的周边威名远扬,但是,当时的战略目标,可是整个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这可是从大唐,安史之乱后,朝堂中枢就彻底失去了对此地的控制权。

    算算时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