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44章 天不遂人愿
,也就是刘荣夹枪带棒的批评石建几句‘好好学学专业知识,下不为例’之类,而后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在场众人心思各异,此时的刘荣心中,却尽是尴尬。

    而刘荣尴尬之所在,也恰恰是刘荣即便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也绝对不能自己说出口,而是要借这么一位老仓吏之口,来指出问题关键的原因所在。

    ——少府内帑改储粟为储麦,以麦作为国家第一顺位仓储主粮,是刘荣早在太子监国之时,便定下来的国朝大政!

    虽然这件事当时,是借先孝景皇帝之手颁诏施行,但朝堂内外无人不知:这件事背后的真正推手,正是彼时的监国太子、如今的天子刘荣。

    将国家仓储主粮,从数百年来的粟改成麦,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

    改了之后,发现麦不太好储存——至少是没有粟那么好储存、存不了粟那么长时间,也同样不是问题。

    摸索嘛;

    毕竟一开始,谁都没想到冬天都能种活的宿麦,居然‘娇气’到了仓储如此困难的地步。

    而且比起粟,麦制食品也确实更好吃、更有营养,尤其更有饱腹感。

    ——经过过去这几年的推广、普及,睿智的华夏民族早已经发现了麦,即面食的诸多好处。

    对于底层百姓而言,吃麦比吃粟更容易吃饱,麦也比粟更抗饿,吃完之后也更有劲;

    长期以面食为主粮,更是能对身体状况有显著改善!

    身体差的吃面食,身体慢慢就结实了;

    身体好的吃面食,更是力气越来越大、手脚越来越有劲儿。

    孩子吃面食,个头长的越来越快、越来越高;

    老人吃面食,也是小病小灾出现的频率大幅降低,简况状况明显好转。

    现如今,民间虽然还没到神话面食的程度,却也已经基本达成了社会共识:麦粉面食,就是比粟更好的细粮!

    考虑到经济因素,毫不夸张的说:面食,是底层百姓所能吃到、吃得起的粮食中做好的那个,且没有之一!

    底层百姓考虑的是饱腹感、营养、性价比,贵族考虑的,则更多的是口感。

    ——在过去,没有麦粉面食这么个主粮类目的时候,别说是贵族了,就连皇宫里的太后、天子,能吃到的美味珍馐都只有那几样。

    究其原因,不单是调味料、烹饪方式单一,也同样有主事单一的因素在其中。

    过去,贵族能吃的主粮是什么?

    不是高粱米,就是粟。

    二者的做法无一例外——要么蒸饭,要么煮粥。

    也就是说在面食问世之前,天下贵族的餐食,几乎都是固定的。

    ——面前要么摆着一碗饭,要么摆着一碗粥作为主食;

    像样点的菜肴,也就是炙肉(烤肉)、烹肉(水煮肉)、肉糜(肉羹)、烹菜(大杂烩),外加些咸菜之类。

    反观现在?

    嘿!

    面食问世,可不单单只是让贵族餐桌上,多出了一个‘面食’的主食类目!

    包子!

    饺子!

    馒头!

    饼子!

    汤面条!

    揪面片!

    肉酱拌面!

    还有以面包肉、面包菜为核心逻辑延伸出来的一系列吃食,可谓是极大的丰富了汉人的食谱。

    什么蒸饭肉羹煮菜——能比得上一盘饺子?

    什么米粥咸菜——能比得上两个包子?

    自打有了麦粉面食,长安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