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47章 战略转变
   “然若不信,数十万大军久驻河南地,时日一久,府库恐亦有所负担。”

    几乎是在这番话传入耳中的同时,刘荣便根据这番话的内容,判断出了发言者。

    ——廷尉赵禹。

    作为法家出身的律法专才,赵禹对于任何事,都是不吝以最大的恶意、最悲观的态度加以揣摩。

    放在军事上,说好听点,这叫料敌从宽。

    说难听点,就是过分悲观。

    若是让这么一个人做将军,是真的不会出纰漏;

    但也是真的办不成事儿。

    而且这个‘不出纰漏’的代价,往往是趋近于极限的。

    这种极致悲观、极致小心,和程不识那种步步为营、谨小慎微还不一样。

    ——程不识的步步为营,是以战场形势变化、敌我双方兵力,以及军心、士气等种种因素,来做出相对应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稍趋于保守。

    好比敌军五万,我军也五万,势均力敌之下,程不识会选择小心试探,并保守僵持,以‘我方稍有劣势’为准,以静制动,等待可乘之机。

    但赵禹这种‘料敌从宽’,却是最大限度重视地方,最大限度轻视本方,以最糟糕、最恶劣的可能性为基础,并做出应对。

    同样的例子——敌我双方各五万兵马;

    赵禹很可能会说:敌人的五万,或许只是前锋部队,未必没有数十万主力大军埋伏于后!

    而我军五万兵马,或许有新兵多少、老兵多少,以及混资历的公子哥多少云云。

    总而言之,未必能有五万人应该具备的战力!

    结合此间种种,五万对五万,我军劣势巨大;

    最好的选择:即刻撤军!

    从方才,赵禹的一番发言也不难看出:虽然没忘踢上一嘴‘如果维持河南地的防备力量,府库或许会有压力’,但赵禹还是倾向于这么做。

    即:无论匈奴人怎么想,怎么盘算,都要以‘匈奴人随时会倾巢而出,谋取河套’为准,来做出相应的应对。

    如果真的这么做,河套倒确实能确保安稳无虞;

    但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无限趋近于:汉家举国之力,以保河套不失。

    这么做是否值得,显而易见。

    ——在刘荣看来,值得!

    但没必要。

    这就好比一个藏有宝藏的洞穴,你不知道洞穴里守护宝藏的,究竟是一头猛虎还是一只蚂蚁;

    这种时候,直接朝洞里来一发RPG,当然是值得的。

    但如果有可能,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其实还是打个手电筒,看看洞里的情况。

    如果真是豺狼虎豹之类,那开枪也好,开炮也罢——只要能弄死洞里的野兽,确保你的安全,就都是值得的。

    但若是一窝蚂蚁,那比起RPG,显然还是一锅开水性价比更高一些。

    “臣认为,倒不尽然。”

    果不其然——赵禹话音落下没多久,丞相刘舍的话语声便适时响起,将刘荣的注意力拉了过去。

    “依臣之见,如今的匈奴单于庭,大概率依旧没能从混乱中调整过来。”

    “——一场河南-马邑之战,匈奴人可谓丧师失地,遭遇了自冒顿称霸草原以来,前所未有的一场大败。”

    “尤其是两线开战,均无建树的情况下,即便马邑战场的罪责,被军臣甩给了右贤王伊稚斜,但河南之失,军臣,却是难辞其咎。”

    …

    “毕竟自汉家鼎立、匈奴称霸草原至今,匈奴历经三主,汉家历经五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