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公告:书友们,“就爱来小说网”最新域名“www.kushuxs.net”。请您牢记本站网址并加入收藏,手机也可直接访问,会自动进入手机站!
 就爱来手机站
http://m.kushuxs.net
翻页 夜间
就爱来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65章 赏善罚恶,赏功罚过
    但农民却不同。

    作为具备人权的个体,农民需要通过辛勤劳作,来换取足够生存的食物。

    同时,作为社会阶级金字塔倒数第二的阶级,还有一个垫底的奴隶阶级,时刻‘威胁’着农民。

    ——好好种地!

    ——不然你就要变成奴隶了!

    这种紧迫感,以及‘情况可能变得更糟’的威胁,让农民不得不更加积极的生活,并投身于社会生产活动当中。

    用后世人常用的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农民,就是:努力肯定无法让处境变得更好,但不努力肯定会让处境便的更糟!

    于是,农民辛勤劳作,劳苦终生,为保住自己‘农民’的身份,为确保自己不会沦落到最低一级的奴隶,奉献出了自己能奉献出的一切。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统治者们开始思考了。

    ——既然奴隶没有积极性,那社会的主体构成,就不能是以奴隶为主;

    若不然,整个社会都是毫无积极性、毫无紧迫感的行尸走肉,那且不提进步与否——单就是文明的传承、维持,都将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所以,必须把社会主体,从无欲无求的奴隶,改为有压力、有动力的农民。

    于是,持续上千年的奴隶制社会宣告结束,封建农耕社会正式到来。

    这一阶段大概出现在宗周初期,且尚处于封建文明初级阶段。

    一直到宗周暗弱,华夏文明经历春秋战国,才出现了一个从封建文明初期,到封建文明中期的进展契机。

    这个契机,源自于秦国的变法。

    ——在秦变法之前,不单是秦,天下列国所认同的,依旧是‘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的御民之道。

    虽然社会主体已经从曾经的奴隶,换成了同样卑贱、穷困,却稍有人权的农民,但统治思想核心,依旧是奴隶制社会的那一套。

    你就该种地!

    你种出来的粮食,我出多少钱,你都得卖给我!

    打起仗了,我让你上战场你就得上战场!

    仗打完了,你若是死了,那就是你运气不好;

    侥幸活下来了,伤残也都是你活该,健全也只算你幸运。

    无论如何,仗打完了,滚回去种你的地,继续供养贵族老爷们吧……

    从这套思路就不难发现:其实什么都没变。

    说是封建文明初期,说是社会主体从奴隶换成了农民,但其实什么都没变。

    社会最底层的阶级,虽然有了自己的土地,但依旧要向统治阶级,缴纳高昂的赋税;

    虽然拥有了一定程度的人权、自主权,却依旧无法完全具备对自己的生命、身体的支配权。

    ——几百年前,贵族们让奴隶耕地;

    现在,贵族们让农民种地。

    ——几百年前,贵族们让奴隶上战场;

    现在,贵族们让农民上战场。

    过去的奴隶吃不饱、穿不暖,如今的农民亦然。

    过去的奴隶动不动暴死战场,被贵族时刻掌握着生死,如今的农民亦然。

    就好像整个华夏,仅仅只是把‘奴隶制’这个名称,换成了‘封建制’这个稍微好听一点,本质却根本没有任何不同的说法;

    而社会最底层的‘奴隶’,也只是换了个更好听一点的名字:农民。

    直到商鞅入秦变法,华夏文明才再次开始了思考,并意识到了这一点。

    ——是啊!

    ——这所谓的封建制,不过就是扯了块遮羞布的奴隶制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