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的汉相陈平、太尉周勃。
再到太宗孝文皇帝年间,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恭顺,一路从太祖高皇帝时的小吏,爬到二千石之高位的万石君石奋家族。
以至于到了先帝年间,出了一个纯靠道德高尚做官,并最终官至九卿的塞侯直不疑……
只能说,时势造英雄。
什么样的时势,就会造出什么样的‘英雄’。
国朝新立,筚路蓝缕,便会涌现出一群才华卓绝的猛人,也就是后人口中的开国元勋;
天下承平,国泰民安,则会冒出一位位‘治世能臣’,即名臣、明相。
官僚腐败,王朝暗弱,自也会萌生出一批野心勃勃之辈,想要从腐朽的王朝身上咬下一口肉,好壮大自身,并最终改天换日,继续一个新的轮回。
而过往这五十多年,汉室整体的政治大环境,便促生了一批又一批石奋这样谨守本分,完全可以贯彻‘无为而治’之纲要,却也因此,不具备任何‘做事’能力的官员。
这样的官员,说不上好或坏。
至少在过去几十年,这些官员成为了汉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之大政最坚实有力,同时也是最值得信赖的执行者。
但到了刘荣这一朝,汉家整体的政治大环境,明显是要出现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无为而治,到此为止;
——休养生息,大功告成。
接下来要做的,不再是‘无为而治’式的低调发展、积蓄力量,而是大力发展,大步迈进,迅速强大自身。
如今的汉室,也不再需要休养生息,而是已经结束了休养生息这一进程,即将迈入下一个王朝阶段:厚积薄发,君临天下!
这样的转变,自然也需要官僚群体的整体画风,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
只是这样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又或是刘荣一纸诏书所能促成。
就拿石奋这个人举例——石奋本人,已经是‘病入膏肓’,极具‘旧时代’特色,根本不可能改造的老派官员;
拜石奋所赐,石氏二代子弟四人,也无一例外都是小一号的石奋。
所以,要想让石氏一族,出一个让刘荣能用着顺手的新生代、新思想的官员,至少要等石奋故去,石氏二代子弟淡退出朝堂,且下一代子弟能不受父祖影响,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符合大环境新生态的样子。
刘荣显然等不了那么久;
所以石氏一族,在刘荣在位这一朝,将迎来不可避免的衰败。
要想重新崛起,重新跻身朝堂,那就要看石氏三代、四代子弟,能否趁着父祖还能为自己提供些许政治资源的时间点,涌现出几个像样点的能臣干吏。
若是不能,那到了五代,石氏恐怕就会衰落到即便有青年才俊涌现,也无力为其保驾护航,将其托上朝堂的程度。
说回正题。
刘荣要着手布局盐铁,少府内帑是重中之重,少府卿就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关键人物。
偏偏如今的少府卿,是唯唯诺诺,只知道执行,却根本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的万石君石奋。
所以,在盐铁之事当中,与少府相关的议题,刘荣大概率要同老少府,如今的丞相刘舍商议。
——比起石奋,即便是已经卸任少府数年,刘舍也依旧是刘荣更为偏向的‘少府问题专家’。
刘舍这个刘荣心中的‘荣誉少府’到场,正牌少府石奋自然也无法缺席。
就算石奋无法领回刘荣的意图,也至少要让石奋知道,朝堂接下来要做什么事,免得到时候具体操作起来,石奋这个少府反倒跟不上节奏。
除了丞相刘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