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最后,还是我的!而且还无后患!
不过,这一点他就没有同刘端说了。
谁让刘端怀疑他贪赃呢!
说完这些之后,张让便准备陪着合肥侯一起前往了幽州的乡里。这些天,他除了自己去之外,也专门派人去那些被废弃多年的地方,安抚人心归安抚人心,天子交待给他的任务还是要干的。
可还没出门,方才的宦官又匆匆来通报了:“君侯,刘幽州来了。”
对于刘虞,张让还是不太愿意得罪的,当即说道:“请他去客厅,我稍后就到!”
“刘幽州已经朝这边来了!”
话音刚落,张让便听到一声带着愤怒的喊声:“张常侍,你若还是这般扰乱地方,兹扰民众,老夫哪怕拼着罢官去职,也要上书将你参倒!”
原本愤怒于刘虞闯进来的张让听到刘虞这么明显的威胁,原本的怒气值急速下降,不满的话到了嘴头变成了“刘公莫要随意诬陷,我如何扰乱地方了?”
“你在幽州,每到一地,便大肆收取礼物,使得人心惶惶,如何不算?”
张让于是乎又拿出了此前对刘端的说辞,说完后总结道:“论起来,我实则还是在帮助刘公安稳地方呢!”
刘虞听着张让这一通歪理,登时被气得吹起了胡子:“你若不来,地方本就安稳!”
“若本来就安稳,何以我一来就乱了?”
倘若是讨论经典,亦或是亮明车马的讲道理,两个张让加起来也比不过刘虞,但奈何张让不讲道理。
也就是两人没有将互相之间的矛盾发展到故意拖对方后腿的地步,关于清查幽州适合移民的土地的工作两人都在进行着,这倒不是两人故意唱双簧,这一点,从幽州隔三差五送来的弹劾张让的奏书中便能看出来。
也因此,雒阳皇宫云台殿内,刘辩在摇头之后,还是说道:“只要张常侍没有拖后腿,便由着他吧。”
刘虞虽然能执行朝廷的政令,但他性格使然,在自由裁量的范围内更愿意施仁政。仁政本事没有问题,但在土地的问题上对豪族豪强还用仁政——诸如无人耕种的荒废土地若是有人拿出田契之类的东西,刘虞会更愿意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对于刘辩来说,太软太慢了。
荀彧对这些也有察觉,他从来都是乱世用重典的支持者,所以并未在张让的问题上多言。
而是提醒道:“陛下,如今这弹劾的奏书未免过于多了,且都来自于幽州不同的官员。”
刘辩很懂荀彧的意思,这些官员弹劾张让,究竟是为了张让还是为了刘虞呢!
数个有州牧之实的官员在地方的确太久了,是时候将给他们挪位置得提上日程了。
尤其是刘虞。
但眼下还不是时候。
也因此,刘辩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结,而是说道:“移民幽州,最好的办法还是如同当初北民南迁之时一般,尽量让百姓自愿迁徙。”
“陛下,臣已有些思量。”
“文若且言之。”
荀彧答道:“幽州终究是边地,百姓难免会生出畏惧之心,是以首先要宣扬朝廷数次对鲜卑的大胜,以安民心。”
“其次,幽州不比南方,无烟瘴之患,更适合北方百姓迁居。若以自愿,最能吸引到的当属还留在中原的佃户,此外,亦有百姓因为此前战乱而不得不为流民……是以不仅要分地,还要分比南迁的百姓更多的地。”
“最后,便是效仿北民南迁之故事,挑选贤才参与其中。”
荀彧一向如此让人省心,刘辩听着他条理分明的话,很是满意。
他甚至想着,等到将来荀彧同成长起来的诸葛亮联手,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