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处世,又有了新的定义。

    接下来几天,杜老和蒲老,天天的往李家村跑和李逍遥进行学术交流,但实际上李逍遥这个半路出家的人,在专业方面,哪里比得过人家,所以只能是安排一些学院的公开课,让二老参加。

    二老也是第一次被这种参观形式的公开课所吸引。不仅能学习到别人教育方面的优势,还能让上课老师,感受到自己身的不足。

    还记得距离上次参观云顶学院不过也就十来天时间,但是当时巴蜀学院的人,心态不一样,是处处挑毛病,哪哪看不惯。

    短短十来天时间,第二次参观,但是心境却完全不一样,是看哪哪喜欢,直接刨根问到底,还恨不得把这里所有的一切都直接搬回巴蜀之地。

    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时候,作为李逍遥的忘年交,李逍遥亲自在长安城渡口送行。

    “李兄,此次一别,可能就是永别了,多保重。”

    杜老这话其实一点不夸张,在古代,出一趟远门,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汽车,火车,飞机。除了路途遥远,一路上山匪,各种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了。

    再加上二老年纪确实也太大了,估计余生也是没有什么机会来长安了。

    “二老别这么悲观,时代在发展,科技改变社会,谁也不敢保证,明天会不会出现一种真正日行千里的车呢”

    有些话,李逍遥不能够说得太直白,因为毕竟火车这东西还没研究出来呢。

    “哈哈,要是搁在以前,换个人说这话,我一定不会相信,但是李兄,你都这么说了,看来咱们这辈子还能再见上一见啊”

    “哈哈。是啊,李兄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有所期待呢”

    二老一听这辈子还有希望在相聚,也是豁达了许多。

    “这里为两位老哥哥准备了一些礼物,莫要嫌弃,并非什么贵重之物,都是些书籍”

    李逍遥知道二老不会收受金银之物,所以准备了很多新印刷的书籍,虽然印刷术和造纸术已经被李逍遥弄出来这么久了。

    但是因为巴蜀之地,路途遥远且三路难行,所以很多东西还没有流传难道那边。

    书籍无疑对现在巴蜀之地来讲,是十分珍贵的东西。

    “如此大礼,让我等受之有愧,但又拒之不忍啊”

    二老连忙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