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国际资本的海量换汇让我们的龙国币出现了暴涨。”
“十天前,美金兑换龙国币的比例是1比6.44,可仅仅十天时间过去,1美金只能兑换6.01龙国币,跌幅高达6.68%,这种级别的跌幅历史罕见。”
在简单说明了问题后,他也说出了自己担忧的点。
“龙国币出现这种级别的暴涨,对出口贸易是不利的,而且影响着我们龙国市场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征求大家意见,想知道到底要不要进行外汇市场管控,如果要管控,幅度大概是多少?”
问题抛出,会议室的所有人面面相觑,等待着出头鸟。
大约过去十几秒,坐在右侧第三位的一位女性开口道:
“我认为不需要进行外汇管控,让市场自由选择,因为现在国际资本已经逐渐认可了我们龙国市场,哪怕汇率涨幅再大,我们这边依旧有明显的投资优势。”
“不不不!”
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人反驳道:“市场自由选择往往伴随着资本裹挟,这会加大经济危机的风险,再者就是国际资本虽说认可了我们龙国的资本市场,但别忘了,我们还有进口贸易需要兼顾。”
“说得不错,我们是贸易大国,要是汇率太高的话,出口商品就没有优势了。”
有人立即附和,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反驳。
“我倒不这样认为,没有价格优势,可以拼品质、拼质量,如果冒然干涉汇率,只能是白白便宜国际资本来抄底我们龙国资产!”
“商品没有价格优势,你质量再好也是白搭,每个人的消费能力都不同,就比如说最近那个拼夕夕,利用价格优势打得淘物网和汪东平台措手不及。”
“汇率如果管控,那不白白便宜国际资本?”
“不管控,外贸怎么办?”
会议室双方争论越来越激烈,语气也越来越重。
一边要干预汇率,觉得龙国币不能再这样涨下去,容易出现海外订单骤减的情况。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龙国币升值会让出口商品受阻,也不理解为什么不能通过提升品质去走高端路线。
其实,这要从全球化背景说起。
1991年12月,随着前毛熊宣布解体,也宣告着米苏冷战的正式结束,新的世界秩序将围绕着米国开始建立。
当上世界老大后,米国就主动带头搞起了全球化贸易,试图让全世界的国家都为米国打工。
为什么说为米国打工?
当时的米国提出全球化贸易这个概念后,主动割去了低端制造业,只留下了金融、科技、医疗等高利润的产业。
而割去的低端制造业,则化为订单流向了龙国、墨西哥,还有东南亚国家。
说白了,从一开始参与全球化贸易体系,龙国定位成了“低端产业代工者”的身份。
这有点像大米公司,从出道开始就在走低端廉价手机路线。
你说你想走高端?
你说你手机配置高?
不好意思!
市场根本就不买账!
国家和手机品牌其实差不多,你想要打破刻板印象,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在别人印象里面,你龙国商品就必须便宜,因为一直以来,你龙国商品就是主打的便宜。
……
听着会议室的双方激烈争辩,赵舸也清楚了一点,那就是到底要保进出口贸易,还是国内资本市场,这是个难题。
不仅是赵舸犯难,证监会的肖罡同样紧皱眉头。
此时的帝都证监会会议室,同样有两波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