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学习这本《地理》,要求学生开拓眼界,了解自身生活的自然环境真理。”

    “时政课学习《海外见闻》,本县要让县内的学生开眼看世界,虽然我大明是当今强国,但是普天之下并不只有我大明一家,周边如何,西人又如何?都应当做到心中有数。”

    “算学学习《九章算术》等经典,历史学习历代史书,体育则要练习长跑、力量、搏击等,强健体魄,决不能做文弱书生!”

    这下,就连岑松坡也瞪大了眼睛,说道:“按照李知县这样的安排,县学就要储备大量的教书先生了!”

    “如果各乡的乡学全部建成,两年之后第一批学生晋升到县学,人数至少也在数百乃是上千,那就要分为数个班组进行教学。每个班组都要学习七门课,那就是数十名先生啊!”

    李唐说道:“到时候各班组的课程可以岔开,几个班上午学算学,另外几个班上午学国文,如此每个先生就可以同时教授几个班了,所需的先生人数会少很多。”

    “当然,具体的还需要二位斟酌。”

    说着,李唐指着自己编写的三本书籍,对岑松坡说道:“本县写的这三本书很仓促,岑教谕先看一下,如果觉得还有些内容需要加进去,可以自行增加。”

    岑松坡长拜道:“属下遵命。”

    “另外,本县以为县学不用等到两年之后再招收学生,本县回去之后就张贴公告:各乡在筹建乡学的同时,县学也同时招生,不过要进行入学考试,具体的考题二位自行斟酌。”

    “凡是通过考试的学生,不管出身,只要年纪在二十岁以下、十二岁以上,都可以进入县学进修,录取人数暂时定在六十人,县学可以二十人为一班,先编为三个班试教学看看效果。”

    “对于录取的学生,县衙承担一切食宿、学习开支,并且每人每月发给三钱银子的生活费。”

    “啊?还给钱?”

    面对二人的惊叹,李唐说道:“自然是要给钱的,因为县学以后招收的学生不再是士绅子弟,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你们知道这些孩子平日里做什么吗?种地、做工,他们是要跟着家里大人一起讨生活的!”

    “入了县学,就要在县学吃住,也就无法再给家里出力,这对于一般的百姓人家来说,就少了一大助力,甚至家里男人少的话,还可能会破家的。”

    听了李唐的话,岑松坡颇为动容,何松明也是频频点头,二人都过过苦日子,但是却没想到这一点,想不到李唐竟然能够想到,并且为这些学生解除后顾之忧。

    “太爷(李知县)仁德,我等拜服!”

    一天之内,二人已经数次拜服,就连李唐也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李唐也有自己的打算,花在县学学生身上的钱财虽然不多,但是却可以很好的收取人心,将来这些县学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将是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人才,而且是感激李唐,甚至是效忠于李唐的,这些人也将是李唐日后发展的基石!

    “呵呵,本县身为昌化县知县,自然要为治下百姓着想,些许钱财,不足挂齿!”

    李唐“高风亮节”了一番,然后说道:“县学招募学生的事情,本月就要开始,在年前完成考试录取事宜,并且将录取名单报到县衙礼房,以后县学的事务在公务上划归礼房管理。等到过完年,县学就要择期开学了。”

    原本县衙六房与其余各杂职官的关系很纷乱,说不上统属,但是公务上却又制约着,这也是此时大明各县的通病。

    李唐自然不能容忍这种乱象,于是便做出来划分,各部衙役和乡勇归兵房,仓库和税课局归户房,铁冶所归兵房、工房共管。

    但是铁冶所、后勤工房和各处工坊,则归李唐直接管辖。

    当然,虽然在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