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等人才捡起刚才的话题接着说下去。
“不算降兵,攻城将士加民夫三万四千,人人可得数吊钱。”
“绢丝麻葛也很多,将士们人人能分五匹以上。”
葛布、麻布是缴获布匹里的大头,晋廷户调式下,每户要给官府缴纳绢、绵三斤。
这个绵可不是棉花,而是緜布,主要是亚麻制成的麻布与葛藤制成的葛布,这两种布才是正户给晋廷缴纳的主要布匹。
按以往经验,晋廷治下的两百四十六万户能给官府缴纳布两三百万匹,义军在邺城所得其实不算多。
尚有几位义军军吏在大将军面前等着回话,他们也支持给将士们分钱分布。
“除去降兵,每位义军将士分钱四吊、布两匹。北面常山、中山、乐平、西面太原、平阳等地留守的将士们也人人有份,这是年前给弟兄们发的赏钱,先登、斩将、擒敌之功另算。”
大将军做出了决断。
义军地盘上收的主要是冬小麦等粮食,每月给战兵的用度也按粮食分发,发钱和布的机会很少。
众官吏、军吏纷纷出声拍大将军的马屁,对此,李昊呵呵一笑。
他面前的有些人已经换了相当精美的靴子,按冰山一角算,指不定某些官吏、军吏在查抄士族府上之时给自己兜里留了多少好东西。
义军军纪不算太差,因为主要成员之前大多是晋廷的军户兵、武吏、士族私兵和壮丁百姓,流匪、贼盗很少,比起晋廷的都督府辖兵,义军的义字当之无愧。
但随着地盘的扩大、兵力的增加,很多见风使舵、心怀不轨之人加入了义军,李昊没有时间精力去大致甄别,组建督察、缉捕的武装兵卒已经迫在眉睫。
他准备效仿明朝的锦衣卫,搞个红甲营或者绢衣兵出来。
当然,这事得低调进行。其首领也要精挑细选,既要公正无私,又要廉洁奉公,还得对大将军忠心耿耿。
打铁要自身硬。
……
十二月初九,洛阳孟津。
赵王司马伦派出迎战邺城军的兵卒仅有两万出头,由征虏将军张泓、前将军闾和、中郎军徐建等人率领。
也不是司马伦托大,实在是他不敢再多派兵,东边的虎牢关外,许昌军兵卒加民夫六七万人正虎视眈眈,西边的河间王也派了大将张方、主簿房阳等人率兵万余往东逼近,三方共同夹击,司马伦还得留兵镇守洛阳,以防忠于他的兵卒派出去后有人趁机夺了洛阳献给其余三王。
成都王司马颖年轻勇武,在此前攻向洛阳的战斗中次次奋勇争先,连带着邺城军士气高涨。
张泓辖下的牙门军在孟津关与邺城军大战三日,终于与邺城军形成了僵持之势。
洛阳中军人少,又有地利,而邺城军远道而来,军粮还是从后方节节转运,僵持之势对洛阳中军大为有利。
但中郎军徐建等部夜晚自乱,兵卒们先后逃窜出关往洛阳而去,邺城军抓住时机又来一番恶战,张泓所部独力难支,只得弃了孟津关,往后方撤退。
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邺城失守的消息传到了这支晋军军营里。
孟津关府衙。
和演、董洪、赵骧、郑球等成都王心腹被唤来,与司马颖一齐商讨眼下这个乱摊子。
“奉天子还都洛阳乃上天赐给大王的功绩,此时的种种不利都是对大王的磨砺,齐王之兵还在虎牢关以东,只要大王速速发兵攻下洛阳,便可号令天下之兵剿匪平叛,何愁区区一座邺城?”
和演主张快速南下,直攻七八十里之外的洛阳。
另外一位心腹赵骧却不认同这个观点。
“大王麾下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