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马文升选定为接班人,刘健同样选了接班人,就是眼前的东阁大学士谢迁。
内阁首辅,就是缙绅领袖,这個位置,需要老成持重,需要多方斡旋,似乎老谋深算的李东阳更加合适。
谢迁是成华十一年的状元,状元本就前程似锦,谢迁更是将这条路走到了极致,翰林院观政后便入东宫成为成化太子近臣,后于弘治八年同李东阳一起入内阁参与政务,等到弘治太子出阁时,又加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可谓是仕途锦绣青云直上。
沿海卫所,重在沿海。
“沿海卫所,重在“沿海”二字,你能够听明白吗?”
听到刘健的询问,谢迁顿时脸色一正。
终于,谢迁意识到了不对劲,他默默地闭上了嘴。
嗯……
但难能可贵的是,谢迁即便身居高位,也不像那李东阳一样,广交党羽结党营私,反而谢迁是一个干吏,办事坚持原则,为人光明磊落,简单说起来就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但问题在于,这卫所军户乃是世袭,武官世袭武官,军丁世袭军丁,致使一个个卫所俨然变成了这些武官将佐的自留地,各级卫所军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军屯土地,私役士兵,倒卖军械,克扣军饷……”
顿了顿,谢迁突然笑道:“下官以为,此事未尝不可!”
你说话的时候,能不能稍微动动脑子啊喂?!
或许让谢迁跟自己一起致仕?
这个选择是不是更好一些?
老首辅现在是真的有些心慌,他害怕等自己致仕之后,这谢迁会跟着汤昊和小皇帝,三人组成“嫉恶如仇三人组”,直接把大明给闹个天翻地覆啊这!
可惜谢迁这辈子仕途太过顺畅,自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后,不是待在翰林院观政,就是进入东宫成为太子近臣,没经历过什么官场黑暗,更不了解民间疾苦。
“诚如中山侯所言,自我大明立国至今,倭寇之患始终未绝,反倒是因为沿海备倭卫所都司的糜烂,导致倭患日益严重!”
“沿海卫所之所以糜烂,是因为卫所军官与商人勾结,买卖走私货物,通过这一系列手段敛财。”
刘健大有深意地开口提点道,希冀着谢迁能够体悟到自己话语中的深意。
干吏就是干吏,只求目的,不论手段。
“那么,这些商人又是凭什么,有资格与执掌卫所的军官搭上线呢?”
直到谢迁一五一十地道出了这卫所军制的弊病,道出了为何沿海卫所会日益糜烂,可元辅大人依旧没有开口,而是满脸失望地看着他。
其实,刘健本不想选谢迁继任首辅,毕竟他刘健是一个循吏,而谢迁是一个干吏。
这个回答,就很谢迁。
谢迁说得情绪激动,脸色涨红。
“商贾向来卑贱,若是背后没有势力支持,他们别说与卫所军官做生意了,只要胆敢登门,就会被这些武夫丘八给生吃活剥了,连点血水都不会剩下!”
“所以,他们背后站着人,那木斋你想想,这些商人背后站着谁呢?”
话听到这儿,谢迁的脸色已经很是难看了。
“他们背后站着的人,足以让卫所军官忌惮,不至于为了蝇头小利与商贾背后之人撕破脸皮,那么这些商贾背后之人,到底是谁呢?”
“比如我大明与倭国的勘合贸易,日商每一次都会采购大量的如生丝、药材、字画、书籍等中原特产,那么木斋你想过没有,这些东西从何而来?”
“单论生丝,江南就是为整个大明的生丝生产中心,苏州“家杼轴而户纂组”,织造花罗、素罗、缎、绸数十种,杭州成为各地“大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