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是王鏊等上百名官员,除了王鏊这位吏部左侍郎外,他身后这些官员全都是即将履职山东行省,那么这人皮袋就更应该给他们多看看了!
“你刚刚说小惩大诫,那就有用吗?”
“小惩大诫即可!”王鏊立刻答道:“严刑峻法不可取!”
汤昊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这位素有才名的贤才干吏。
汤昊冷声道:“本侯一直都有个疑问,伱们这些文臣缙绅,也是平日里最喜欢高喊祖训不可动的人,那怎么这些祖宗成法被你们忘得一干二净了?”
“还是说在你们这些文臣缙绅眼里,对自己有利的祖训才是祖宗成法,对你们不利的祖训那就直接选择性遗忘,甚至根本就不承认?”
王鏊见汤昊似乎听进去了,立刻苦口婆心地继续规劝。
汤昊这番话,其实就表明了他的态度和立场。
汤昊嘴角笑意更浓。
汤昊目光深邃,声音低沉。
小惩大诫不可取!
那就动用严刑峻法!
中山侯汤昊,你真能顶住天下官员的攻讦吗?
围观百姓大部分都已经散去,毕竟剥皮实草这等血腥酷刑,不是谁都能够承受得了的,太过血腥残暴了。
所以此刻王鏊就如同一位老友,试图以汤昊自身利益出发,规劝汤昊不要继续这样动用严刑峻法,以免最后沦为众矢之的,天下官员都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那种!
“难道动用这些严刑峻法,就能够澄清吏治了吗?”
“文臣缙绅把持朝政了这么多年,吏治腐败贪腐横行,对多少犯案官员都是小惩大诫上下包庇,然后结果呢?”
私底下交流,他倒是没有摆出钦差大臣的姿态,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王鏊,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事实上,文臣缙绅就是这么做的。
剩下那小部分,也是个个面色如土,随着时间流逝,也走了个干净。
“如果你来得早一点,就不会再说出这句话了!”
汤昊摆了摆手,打断了王鏊的说辞。
“朝廷俸禄微薄?只是底薪微薄罢了,算上朝廷给予官员的各项优待,算上士绅因为功名特权而减免的赋税,你们还怎么好意思说朝廷俸禄微薄?”
这个新奇角度,倒是一下子给王鏊整不会了。
士绅因为功名而减免赋税,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不要露出那种疑惑茫然的眼神!”
汤昊注意到了王鏊的神情,顿时嗤笑道:“朝廷优待读书人,这是朝廷给予读书人的恩德,并不是读书人天生就该享受这样的特权!”
“你们好歹也是读了圣贤书的,一个个得了朝廷恩惠却没有丝毫感恩之心,还大言不惭地叫嚣朝廷对待官员严苛,朝廷给官员开的俸禄微薄,那些圣贤书全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吗?”
王鏊再次沉默了。
这中山侯话语刺耳,但说的却是事实!
天下间的读书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功名特权士绅优待,这是他们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换来的,跟朝廷有什么关系?
但是,包括王鏊自己在内,他们都快忘记了,要是朝廷不坚持这等优待读书人的国策,就算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也根本享受不到这些特权优待!
读书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忘恩负义啊!
“老百姓是朴实的,也是善良的。”
汤昊看向王鏊,郑重开了口。
“百姓最大的述求,仅仅只是能够吃饱穿暖,能够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安心耕种,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