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油漆匠等应有尽有,他们本身就是从南京龙江船厂和淮南清江船厂抽调过来的造船专业户,在汤木的指挥下立刻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你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尽快搭建好火器工坊,然后利用这些精钢打造军中制式火器,让火器工坊步入正轨,之后可以尝试着去打造这些图纸里面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互通有无,然后中间商赚差价。
等铁匠们走后,汤昊这才动身进入清河船厂。
这次出海是奔着贸易去的,那自然要准备足够多的货物。
“这期间还有没有匠人闹事?”汤昊下意识地追问道。
汤昊一边巡视着船厂,一边听着汤木的汇报。
“嗯,见见吧!”
“以后每一個铁匠都会有一个编号,每一件火器上面也必须留下对应编号,谁生产的谁留名,最后要是出了问题,将会开启追责制度,粗制滥造、弄虚作假这种事情绝对不允许发生!”
木料和建材这些都是朱厚照提前下令调运的,所以这才可以在短时间内抵达,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打造出一支舰队,然后正式开启海洋贸易。
他倒是险些忘记了这件事情,离京之前确实让朱厚照去召集了一些江南商贾,目的自然是为了准备出海的货物。
伴随着中山侯一声令下,李大牛等十人只能躬身领命。
听见汤昊这话,铁匠们顿时心中一凛。
此刻这座荒废日久的超级船厂,早已经是人声鼎沸喧闹无比。
“对了,侯爷,您走之后不久,就有一群商贾前来拜访,都是江南那边赫赫有名的豪商巨贾!”
半个时辰后,汤昊走进大堂,所有商贾全都起身行礼,态度恭敬到了极点。
到时候船队换回了一些外邦货物,同样需要一批商贾帮忙出手。
毕竟这位中山侯爷背后站着的人,可是大明皇帝啊!
直到此刻他们才终于明白,中山侯爷给出的待遇是好,可是这钱确实不好拿啊!
汤昊嗯了一声,没有过多理会。
他们直到来了这清河船厂,才终于明白“中山侯”这三个字的含金量,说是当朝第一实权勋贵都丝毫不为过!
“既然享受了福利,那就要承担义务,所以这件事情没得商量,必须要落到实处。”
毕竟,他们是商贾啊!
华夏历代王朝,税收来源大多数也是农税,所以一直以来倡导的是农业立国的基本国策,重视农桑这是历代帝王都必须要坚守的国策。
为此,针对于以物换物、赚取差价的商业,对于那些满身铜臭、追逐钱利的商贾,在帝王的眼里一直都是属于干扰国家安稳的危险因素。
因此,自商鞅以来中国就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大明王朝同样如此。
太祖朱元璋为了将老百姓给禁锢在田地里面,安分守己地踏实耕种,可谓是想尽了办法,比如那“路引”制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路引上面不但要标注好姓名、年龄、籍贯、相貌特征、出行原因及返回时间等一系列东西外,而且还异常严苛发放,基本上没有什么要事官府就不会给批!
说白了,没有路引,就会被当成流民,连城都进不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放在大明是绝对不可能的,腿都给你打断!
而在这种严苛大环境下,到处流窜经商逐利的商贾自然就成了官府的眼中钉,成了最不安稳的危险份子。
面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太祖朱元璋决定实行海禁,杜绝民间一切海外贸易,避免商人群体过于庞大。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方面,首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