怿出兵。
而且理由堂堂正正,无可辩驳。
其一,大明是宗主国,朝鲜是藩属国,宗主国要藩属国配合出兵,合理合法。
其二,朝鲜与女真本就存在血海深仇,既然明廷有意将女真给彻底剿灭,那朝鲜也是乐得如此,配合明廷进剿便是。
其三,朝鲜正与大明进行东海贸易,从中赚取了惊人的利润,若是因为这次不配合进剿女真,那朝鲜的损失可就大了。
李怿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他可是为了东海贸易,直接铲除了赵光祖等士林派,这要是贸易终止了,那就成了真的冤大头了。
南衮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我朝从初期开始就把在和女真的交易中决定交易价格及管制走私的权力直接交给了北方官员,北方官员们滥用这种权力,将其作为不正当敛财的手段,导致朝贡和官方贸易被削弱,招来了私市贸易的猖獗,对此心怀不满的女真人才会发起了频繁的劫掠袭扰!”
“燕山君为了构筑绝对王权,缩小了包括“司宪府”在内的三司的权限和规模,本来我朝对官员的监察就是由“司宪府”负责的,但是燕山君削弱了部门的规模和权力后,其对北方官员的监察也开始减弱。”
“此外,该“司宪府”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士林派”,但燕山君时期多次发生“士祸”,使这些人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司宪府”的监察职能进一步被削弱,监察职能失职、朝廷吏治腐败、官员贪腐受贿……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南衮也是出身旧勋豪门,不过他本人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与士林派倒是走得颇近,一眼就看出了李氏朝鲜此刻正在走下坡路。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王权的弱化。
王位继承的不稳定性导致王权弱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功臣和外戚的专权,使得李氏朝鲜威望大跌,朝廷腐败也成了必然的结果。
从王位的继承情况来看,朝鲜燕山君之前的大王只有一位是嫡长子,这在重视嫡长子继承的朝鲜王朝中成为了王权衰落的原因之一。
毕竟朝鲜重视儒学礼法,嫡长子继承制则是礼法核心,结果你李氏一代一代地自己都不能遵守这嫡长子继承制,更别提让臣民信服了。
现在这十一任朝鲜大王李怿又是又反正登基,说得好听点是在“拨乱反正”,说得难听点就是“谋朝篡位”,更是不得人心颜面扫地。
而且李怿尚未成年不能亲政,就由旧勋势力把持朝政,其母妃贞显王后尹氏的娘家“坡平尹氏”家族发号施令。
北方官员的后台,就是这“坡平尹氏”!
南衮这句话一出,李怿脸色也变得阴沉了起来。
这些旧勋势力把持朝政还不够,还想要彻底地铲除异己吗?
他下意识地看向了崔潭,这个新晋的权臣。
崔潭先前在大明京师经历了一场刺杀,第二天就急匆匆地赶回了朝鲜。
好在后续得知消息,大明中山侯并未遇刺,这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此外因为东海贸易的利润,崔潭一跃成为了朝鲜第一权臣,他也借此机会在朝堂之上培植了大量党羽。
“出兵是必然的。”
崔潭率先开口定了一個基调。
朝鲜肯定要出兵!
他崔潭这一切权势地位都来自于大明中山侯,现在中山侯亲自率军进剿女真,崔潭哪里敢不配合。
“但是三万大军这根本就不可能,一万精兵足矣!”
先解决出兵的问题,定下一个标准。
沈贞、南衮和洪景舟三人听后,全都点了点头。
紧接着崔潭看向了南衮,笑道:“不过南大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