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大学考回城的,有后来回城的政策出来了,表现好的知青会允许先回城。

    再到后来,只要没和当地人结婚的知青都能返城了。

    唯独那些和当地人结婚还生下孩子的那些知青,有的选择了抛妻(夫)弃子,绝情的离开。

    也有的或者因为舍不得,或者因为别的原因,而选择留在了农村。

    被知青抛下的那些当地人,女人日子会难熬一些,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带着孩子在农村活得艰难。

    真是有好几个想不开,跳水或者上吊,出了人命的。

    大人走了,丢下不懂事的孩子,就算是有娘家的人帮着收养,可娘家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又多添几张嘴,那日子自然是不好过的。

    男人虽然也会被人笑话,可大多很快就会娶上新的媳妇,日子也就过得下去了。

    大队长给许宁言的来信中,还说过此事。

    他对那些抛弃妻子或者丈夫的知青没啥说的,毕竟人各有志,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没办法。

    可孩子都有了的那些知青,是如何狠得下心得?

    觉得他们真是没人性,当初在农村活不下去了,或者想日子轻省一点,好过一点,就找当地人嫁了或者娶了,然后借助结婚,成了半个当地人,日子能过得下去了。

    这一听说能回城,立刻媳妇(男人)也不要了,孩子也不要了,脸也不要了,良心也不要了,拍拍屁股就跑了。

    有点良心的,还会说两句好听的话,说以后回城后会寄钱回来。

    没良心的,跑就跑呗,跑之前还把家里的钱都卷干净,完全不顾一家子的死活。

    许宁言看到大队长的信,想起了上辈子看过的一个很老的电视,叫孽债,讲述的就是下乡知青的孩子,被父母抛弃,多年后去大都市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故事。

    里面那段歌词,许宁言现在都还记忆犹新: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象是多余的……

    当年听到这首歌,就觉得心酸,道尽了多少被知青父母抛下的孩子的苦楚。

    如今经历了这个时代,参与其中,虽然明白那些知青也有许多无奈和痛苦,可对于他们来说,回城的渴望是远远超过了他们对孩子和另一半的感情的。

    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剧,大家都是被时间洪流裹挟,更多的,大约是人性的自私吧。

    只是这种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谁也不能替代他们去做决定。

    信的最后,大队长还跟许宁言打听,这些回城的知青,是真的不能将农村的妻儿带回去吗?真的养不活吗?

    许宁言看着这几句询问里,大队长的愤懑,痛心还有不解,也只能叹息一声。

    也许大队长其实心里都清楚,只是不能理解吧!

    这样的信,只有这么一封,后来大队长写信来,就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了。

    倒是说了几件新鲜事情来,说机械厂的那个联合收割机,在他们镇上,现在叫红旗镇了,特别的有名。

    听说收割庄稼十分的方便,开着车下地,卡嚓咔嚓几亩地就收割完了不说,连稻子都给直接打好,直接拖到道场上晒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