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把“国风文化”的蛋糕做大才行。
这样的道理,毛高俊和齐向阳自然能想的明白。
也正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毛高俊忽然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国风文化节”。
要知道,在地球上,当初苏芒仅仅是靠着手握国外的时尚资源,就让一堆明星上赶着巴结她,时尚芭莎就是这么搞起来的。
蓝星这边同样如此。
毛高俊都不敢想,要是真给徐希羽和柯欣莹把这个给做成了,会有多少明星艺人为了能露露脸,上赶着来参与。
比方说下面这俩开场表演。
央视的车就停在路边呢,古丽夏提和李启扬明天说不定都要上《新闻聨播》了。
尤其是李启扬,这孙子穿着红色的古装玩火灯的样子,也不知道要吸多少粉,女的觉得他帅。
男的更是觉得他帅呆了,恨不得自己上去玩。
毛高俊在想,那些唱歌不行、演戏也不行的顶流们,如果柯欣莹松口说给他们安排个别的什么表演做开场,他们怕是要抢破脑袋。
念及此处,毛高俊忍不住转头对着徐希羽,半赞半恨道:“徐总,好手段!”
“过奖过奖。”徐希羽呵呵一笑。
他一笑,仍旧保持着笑脸的井上三郎,笑容却愈发的僵硬起来。
虽然他没听懂两人说什么。但毛高俊能想明白的道理,他自然也能想明白。
文化的力量是相当夸张的。
当年,韩流大行其道,有很多华国人,对韩国充满好感。
后来韩流被限,仅仅过了几年,棒子在华的评价就呈现断崖式下跌,连带着其他产业在华的份额也跟着萎靡。
这说到底,除了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本土文化自信,还有就是文化阻断带来的影响。
如果现在国内依旧充斥韩流,那么,大概率还是有很多人对他们有好感。
这种情况下,棒子如果干了点什么不好的事情,会有一堆人主动出来“替棒辩经”。
毕竟,棒子不是韩流被限之后才开始“恶心人”的,他们一直在干糟心事。只不过,当初有韩流这个“遮掩”,帮他们消弭了很多“恶感”。
有了韩流的影响力,同样也能带动他们其他产业在华的发展。
反之,就是全面败退,除非是全球独一份的东西,但凡有替代的产品,都得受影响。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因为它影响的是人对于事物的看法,而所有的经济活动,又是围绕人来进行的。
所以,通过文化影响人,是最有用也最持久的推广方式。
同样的逻辑对美国、对欧洲、对曰本也适用。
比方说曰本依托于发达的动漫、游戏产业,消弭了很多人对于曰本的恶感,甚至还产生了好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次元文化”,二次元文化起源于曰本,在全世界都有受众,包括华国。
其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又促使从业者对圈子外做推广,吸引新鲜血液进来;对圈子内做深挖,榨取更多价值。
由此,开始造词、造仪式、造鄙视链来强化圈子文化、强化认同感。
比方说,把周边说成“谷子”,把徽章说成“吧唧”,这都是音译词。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一个圈子想要保证自己的经济效益能够长久,自然要去升华、泛用、美化“圈子文化”,毕竟,没有人会拥护一个糟糕的东西。
即便是鼓吹某品合法化,那也得扯一扯自由和人權这种高大上的旗帜。
可这个“圈子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