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兰陵王,宜阳汾北之战凯旋归来。

    他看到了城中悬挂招展,写着得胜消息的露布。

    照理说打赢了一场大战,本该喜悦才是,高长恭还是提不起精神。

    侯胜北问起战事经过,高长恭命人摆上酒水,慢慢述说了起来。

    武人说起自己经历的胜仗,通常都是带着一份得意。

    侯胜北却觉得兰陵王把自我沉浸到战事之中,更像是为了逃避现实。

    过去之事、眼下之事,未来之事,他都不想面对。

    -----------------

    三月,北周齐国公宇文宪率两万人渡过大河,龙门戍守将王康德不敢战,弃城夜遁。

    然而宇文宪却放弃了龙门戍,撤回到大河西岸。

    他掘开汾水河道,使汾河从龙门戍的南面流过,做出隔河对峙的姿态。

    龙门戍失而复得,北齐方面以为宇文宪顾虑斛律光来援,放弃了进攻东岸的打算。

    于是放松了戒备。

    不料先取后还,汾河改道,都是宇文宪施展的计谋。

    趁着北齐军懈怠,宇文宪果断再次渡河。

    两天之内重拔临秦、统戎、威远、伏龙四城。

    又攻克张壁,缴获大批军粮器械,拆毁了搭建的城垒。

    斛律光在华谷被韦孝宽牵制,不及相救,宇文宪乘势向北,攻下了姚襄城。(注1)

    姚襄城一次易手。

    “不愧是宇文泰之子,用兵果然厉害。”

    高长恭毫不吝惜对敌将的赞赏。

    侯胜北也跟着赞叹,宇文宪比自己还小四五岁,高长恭看起来和自己年纪相当。

    北朝的青壮年世代的将领都开始独当一面了啊。

    南朝同年龄的将领却还不过是偏裨之任。

    这个差距,什么时候才能弥补呢。

    ……

    段韶于此时率兵赶到。

    柏谷城位于两国边境,吕梁山的最南端。

    斩山为城。

    即沿着如被刀劈斩过的悬崖,砌起城墙。

    这是一座石城,比夯土的城墙更为牢固。

    崖壁加上城墙,怕不有五六丈之高。

    见地势险要,石城千仞,诸将不愿攻打。

    侯胜北算得久经战阵,不过没有打过这种山城,之前安蜀城还是靠攻心战拿下的。

    当即饶有兴致地问是怎么攻取的。

    高长恭感叹道,还是段韶这样的老将眼光毒辣。

    段韶来到阵前,绕着城走了一圈,就发现了破绽。

    他鼓励众将道:“汾北、河东,势为国家之有,若不去柏谷,事同痼疾。计彼援兵,会在南道,今断其要路,救不能来。”

    段韶说出了破城的关键:“此城势虽高,其中甚狭,火弩射之,一旦可尽。”

    北齐军鸣鼓进攻,火箭火弩纷纷射向柏谷城。

    虽然烧不着石城,却把城内的人心焚尽了。

    侯胜北可以想像那时的景象。

    面临从天而降的火矢,守军无处可躲。

    就算没有射死射伤多少,掉落在地、插在墙上继续燃烧的箭矢,可比普通的箭矢威胁大多了。

    山上取水不易,能保持饮用已经不错了,哪里来的清水灭火?

    当毫不间断的火矢覆盖了大半个城内的时候,守军的意志崩溃了。

    北周仪同薛敬礼被俘,斩获首级俘虏甚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