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麟给摸了一下旺财的头,以示回应。

    “.......”

    旺财恪尽职守地充当一个萌宠和猫形测谎仪,绝对不多管闲事。

    不然哪一天说错了话,直接被张麟炖了可就没后悔药吃了。

    “此去灵山还有多远?”

    见张麟发问,王定方拿出怀中的地图查看了一番后,这才答道:“以我们现在的速度,除去中途停歇的时间,两日便能抵达。”

    西域地广人稀,而御剑飞行又消耗法力,何况乎他还带人御剑飞行。

    又不是什么紧急事务,他也没必要这么任劳任怨。

    朝廷的大军,现在应当已经开拔去了东瀛。

    行军数万人,不比他孤身一人来得轻松,速度上也会慢上不少。

    更别说远去东瀛岛,还需要坐船穿行大海。

    路上绝对要耽误不少时间。

    等他从灵山借来僧兵,说不定朝廷大军连船都还没有登上。

    这次征伐,东瀛只是开胃小菜。

    太康帝的主要目的是以东瀛为桥头堡,控制住闯入东瀛国的黑船,继而远去西方大陆,将大明的统治进行到底。

    让大明的旗帜遍布西方大陆。

    如今四海升平,太康帝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来做。

    而佛门,则是在他的种种算计之下,既当了先锋,又给自己树了一尊大敌,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

    只能说,当了几十年太子和皇帝的太康帝,权谋之术已经登峰造极。

    天下万民都不过是他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除非像张景泰那样,以绝对的实力跳出了棋盘。

    “连此次武科的魁首都被送去了征伐东瀛,看来太康帝对于此次西征颇为看重啊...”

    武科中的状元、榜眼、探花,除却伏万年被派去南疆补上了张麟的差缺之外,其余二人都随军去了东瀛。

    估摸着现在伏万年郁闷得很。

    本来是京城的镇抚使,还有武科探花的名头加持,不说升官,但也不能贬谪出京城吧?

    这一切,还得怨张麟。

    他在南疆和沐王府眉来眼去,太康帝自然不可能一无所知。

    甚至包括他在南疆留下的布局。

    太康帝让伏万年走马上任,可谓是一步妙棋。

    周成济三人作为南疆千户所的千户,曾经在京城还是伏万年的老部下,即便暗中投靠张麟了,面对曾经的上司,又该何去何从?

    伏万年实力不差,作为武探花,也不是性格软弱之人,不可能任由自己被下面人架空而不作出应对之举。

    即便有沐王府从中作梗。

    想到这里,张麟就忍不住叹了一声:“和皇帝耍心眼子,没个百年道行还真有点难。”

    “先找个地方歇歇脚吧,无天对于灵山的内部问题解决应该也没有这么快。”

    对于南疆的现况,他只能暂时将之抛诸脑后。

    ......

    南疆。

    镇抚司。

    伏万年上任了。

    这里有他曾经的老部下们,他还带着圣旨,头顶着武探花的光环。

    按照他的预想,迎接他的人不说是人山人海,但也不应该是如今的门可罗雀吧?

    难不成是他开门的方式不对?

    伏万年有些怀疑地看了眼门口的两名校尉,再看了看匾额上‘镇抚司’这几个大字,龙飞凤舞,笔走龙蛇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