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少年未室之人,将一个族嫂养在家中,传了出去,旁人必会非议荣国家风名声有亏……。”
听了这话贾母、王夫人等都是脸色一变。
他们对贾琮得了宁国府,都有些难以接受。
总想着往里掺沙子,靠着祖母和晚辈的名份,将来也好牵连辖制着一些。
尤氏如今在贾府就是无根之源,再加上她原先就是宁国府的主母,正好有理由拿来作伐。
她们本没有想到贾琮说的这一层,毕竟贾琮年纪还小,她们心底也不太忌讳。
且这种事只要不说出来,旁人也就自动略过。
但是,一旦被人言之于口,便是谁也不能回避的,不然贾母和王夫人等人就是理亏,甚至有违妇道。
历来寡妇门前是非多,贾琮是个还没成亲的男子,便是连亲嫂子,都不适合同处一府。
更不用说是一个关系不亲的族嫂,你还硬塞到人家里去养,传了出去贾家的名声就臭大街了。
王熙凤是脂粉堆里英雄,最是机敏干练,也最擅长口舌之威,如今看到贾琮都有些佩服了。
琮老三这张嘴,啧啧,跟刀子一样利,居然能扯出妇道来说事,这可是捏准了七寸来打,老太太辈分再高,也要退避三舍。
还好刚才尤氏躲出去了,不然还不被琮老三当场臊死。
贾琮继续说道:“再者说,尤嫂子和蓉哥儿,一个是被朝廷削去诰命之人,一个是触犯国法发配之徒。
琮刚刚封爵,就做出要赡养他们的举动,实在过于乖张,必定会让圣上和朝廷难堪,别人要是知道,这是老太太吩咐的。
只怕就会给老太太和荣国府带来口实,那些御史可是无孔不入,只要一份弹劾,那就是肇祸了,所以琮万万不能为之!”
其实贾琮说到在东府赡养尤氏,有损名声和妇道,贾母和王夫人虽算计落空,有些不甘,但心里其实已经放弃了。
如今听到贾琮说什么,这事传出去连贾母和荣国都会有罪,全都吓了一跳。
贾母这些后宅妇人,只想着用些内宅的手段,来辖制贾琮,却没有足够的见识,把这些事情和外头联系起来。
如今听贾琮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想这么回事。
皇帝抄了家,定了罪,去了诰命。
如今自己这些人,却要皇帝新封的伯爵,煞有介事的把尤氏和蓉哥儿供到府上养起来,这不是打皇帝的脸面。
王夫人忍不住说道:“老太太,琮哥儿的话也有道理,珍儿媳妇在我们西府住着,我们娘们还有个作伴的。
琮哥儿那里的确有些不太方便。”
贾母满怀郁闷的说道:“你倒是在外头学了这么一大堆道理,只是让那你照顾家里人,你就牵扯这么些狠话出来。
罢了,罢了,珍儿媳妇他们,我自己养着就是,不去麻烦你!”
又说道:“如今你就要到东府立居,东府这么大地方,现在没一个下人,你是我荣国子弟,你要出府,我们作长辈不好都不管。
你和你凤丫头商量去,从西府调一些可靠的人去服侍你,都是家生奴才,用着也放心。”
贾琮心道果然,老太太早在这里等着自己,哎,多少年的老套路,老太太也不变一变,自己可不是那贾珍。
“老太太,我只带我屋里那些人过去就行来了,不用在西府抽调其他人手了,我已在外头买了三十个家奴,足够使了。”
贾母惊道:“你说什么,你已经在外面买了三十个人,何必花这些个冤枉钱,家里人还不够你使的。
再说这么大东府,三十个人怎么够用。”
贾琮回道:“眼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