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等到贾琮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又拿出邹怀义留下的书信和秘帐。

    郭霖翻看手中的蓝皮本子,神情充满凝重和震惊。

    贾琮上书神京时,只是发现罗雄藏匿周正阳之事。

    这才过去没多少时间,他不仅独力将周正阳、罗雄秘密缉拿,且找到邹怀义留下的物证,将水监司大案遗留之事全部查清。

    就等自己到金陵宣旨,再顺势了结此案,此等心思谋算,雷厉风行,确有些令人咋舌。

    郭霖没想到自己这次来金陵,居然是桩美差,此事功成,自己便白捡了一份功劳,和贾琮这样的人共事,真乃幸事。

    他也总算明白,贾琮如此年纪,为何能攀上令人瞩目的高位。

    此人才干谋略出众,气数福运也是一往无前,这次他回京,只怕圣上又有优容嘉赏。

    ……

    郭霖看着手中蓝皮册子,语气凝重说道:“圣上收到威远伯奏本,对金陵之事颇有隐忧,这才派咋家南下宣诏。

    邹怀义秘帐所录,外海抢掠船只,牵扯诸多官员,但于幕后主使,却并未明言指正。”

    贾琮回道:“邹怀义心思缜密,他不在秘帐上明言,是想多留一手底牌,在自己手中,我们只要审讯周正阳和罗雄,就能得知此人是谁。”

    郭霖微笑道:“好在威远伯圈定大致嫌疑,诸般手段,暂时稳住对方,不然引动兵祸,后果不堪设想。”

    贾琮说道:“郭公公,如今镇江、常州卫军兵马还未到金陵,无法形成钳制之势。

    郭公公得陛下节制之权,应当机立断,城内拖延一天,便多一天风险,需尽快动手。”

    郭霖有些担忧的说道:“出京之时,圣上曾经告知,威远伯手中有从辽东秘调的五百火枪兵,就凭着些人马,是否会力有不逮?”

    贾琮说道:“我事先已做多番筹谋,宣和门外还驻扎三百火器兵,把总周勇曾论调辽东,与再下有袍泽之情,此人可信可用……!”

    ……

    太平门宣诏之后,迎旨官员返回各自官衙。

    圣旨内容便在金陵官场火速传开,引得金陵官民议论纷纷,平添无数揣测和波澜。

    正当金陵官场隐生恐慌,人心浮动之际。

    宣诏钦差郭霖返回馆驿后,很快传唤数名官员议事,等这些官员离开馆驿,整个金陵城风气迥然变化。

    大批五城兵马司军卒在城内调动,锦衣卫各百户所抽调人手,四处活动。

    原先驻扎的宣和门外的三百火枪兵,突然被奉调入城,城内情势一下子变得严峻。

    ……

    金陵,丰乐坊。

    哪所三进宅院之中,仅有的几个家仆,如今已没了踪影。

    宅院里来往出没的都是身形彪悍的汉子,各自身携兵刃,气氛萧杀沉郁。

    书房之中,刘轩和宅院的主人说道:“大人,外面已传来消息,郭霖急调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封闭金陵四门,必定有所异动!”

    中年人神情冷厉,说道:“看来贾琮不仅拿住周正阳,必定还查探出了其他事情,如今周正阳已死,他这是要出尽底牌了!

    我在城中经营多年,原本想着关键时刻,尚有一搏之力!

    没想到圣上谋算深重,圣旨发出前,竟然做了改动,神京传递的信息出现偏差,让我们防不胜防。

    不仅给个太监赐城内节制之权,还将镇江、常州的兵马调动城外驻守。

    皇帝谋深疑重,手段险恶……。

    如今先机已失,就算我振臂一呼,城内之人也会掂量其中成败,没人会在这种形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