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琮问过同行的锦衣卫,说张康年是惠州人,在金陵为官,家眷一直都在老家。
贾琮目光闪烁,张康年畏罪潜逃,已是确认无疑,可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只是一时又说不上原因。
但是张康年突然杀人潜逃,无疑引起所有的瞩目,张府门前尸体枕籍的血腥场面,在金陵城中飞快流传,引起不少恐慌。
贾琮下令五城兵马司,严守金陵各大城门,调集城中所有可用人手,在附近街区坊市,搜寻张康年的下落。
只是时间过去半个时辰,各处回报,都找不到张康年半点踪迹。
此时天色已低垂,西边天空溢出血红色的晚霞。
贾琮心中明白,再过半个时辰就要入夜,到时候搜捕将更加困难。
他准备返回钦差馆驿,再另想办法。
临走前吩咐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在杜衡鑫府邸周围,加派人手,决不能再出事!”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官居六品,在贾琮面前以下官自居,恭敬回道:”卑职已将带来的人,抽调部分派往杜府,因杜衡鑫也住在丰乐坊。”
贾琮心中一惊,问道:“你是说杜衡鑫和张康年都住在丰乐坊?”
那指挥使回道:“这几年金陵海贸发达,很多官员因此积蓄资材,都在丰乐坊购置了宅院,杜衡鑫和张康年都是如此。”
贾琮心中思绪翻滚,心中一直的疑惑,好像抓住了什么关键……。
这时,一个五城兵马司的小兵跑来,说道:“贾大人,刚才有人给了我一份信,让我交给贾大人。”
贾琮问道:“是什么人,带他来见过。”
那小兵回道:“是街头一个小厮,他给了我信,一转眼就走的不见了,如今没地方找了。”
贾琮心中一跳,连忙拆开书信,看清上面的写的字,不禁大吃一惊。
因为那上面写着:龙潭港码头,甄家海船,谨防外逃。
到底是谁在给自己传信,难道说张康年竟然和甄家有勾结,这等要命关口,甄家竟然提供船只让他外逃。
据贾琮所知,甄家的船队一向是由甄芳青管理,难道甄芳青也涉及其中?
想起自己和甄芳青数次交往,贾琮从心理上不愿接受甄芳青和此事有关。
但眼下不是纠结此事的时候,当务之急,要赶往龙潭港码头,证实是否真有其事。
哪怕这封信是对方故意诓骗,他也必须去这一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给对方任何逃脱的机会。
……
金陵,龙潭岗码头。
贾琮带着周勇麾下的三百火枪兵,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码头,并控制了码头所有出入口。
码头的船坞停靠着许多船只,其中就有甄家海船队大小十几艘船只。
据管理码头的市舶司吏目回忆,今天午后,有二三十个苦力,曾往甄家海船上搬运货物。
因为这样的事情,码头上每天都会发生,所以他也没在意。
而且那艘甄家海船手续齐备,大概半个时辰前就已经出港。
贾琮心中暗叫不好,一个时辰前,他刚在馆驿下达封闭金陵十三门的军令。
五军兵马司大部精力都放在封锁金陵内城十三道城门。
等他们关注到各处海船码头,只怕会稍晚一些,毕竟金陵城实在太大。
这就让对方有了可乘之机,而对方能掐准这样的空挡,只怕这条后路,早些时候便已提前备好。
贾琮神情阴郁不定,对身边的周勇说道:“派人去甄家问询甄三姑娘,说明甄家海船私运钦犯外逃之事,问明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