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内政,李云不能说不会,但是的的确确不怎么擅长。
而且,他现在摊子已经大起来了,别的不说,大几百近千越州军的吃喝拉撒,每天就是一笔不小的账目。
更不要说整个越州的账目了,后续收权之后,每天恐怕会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送到李云面前,如果李某人统统事必躬亲,那么他就只能摇身一变,成为越州刺史。
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这个可难了。”
刘博挠了挠头:“谁家正经有本事的读书人,会愿意跟着咱们呀?”
“以前咱们是山贼的时候,自然不会有读书人愿意跟着咱们,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是朝廷的一部分了,更是主宰一州。”
李某人眯了眯眼睛,轻声道:“听说越州这个地方出师爷,等到越州秩序恢复了,咱们多上点心,肯定能找到一两个合适的。”
刘博低头扒了一大口饭,说话都有一些含糊不清了。
“但愿罢。”
………………
京城。
政事堂里,太子殿下看着手里的几份文书,满脸不可置信。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了手里的文书,抬头看向面前的几个宰相,咬牙道:“平了一个裘典,又来了一个王均平,裘典之乱,还仅在一两个州郡,怎么这个王均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打下这么多州?中原。怎么会失陷的的这么快!”
几个宰相互相对望了一眼,王度闭上眼睛一言不发。
崔垣看了看他,见他没有说话的意向,只能无奈说道:“殿下,中原大旱持续两年了,单单流民就有几十万之众,王贼甚至都不需要蛊惑人心,只要一路把抢来的粮食赈了,便能聚拢一大批流民。”
“因此,各州才会陷落的这么快。”
这个时候,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度,冷声道:“就目前这个形式来看。至多一个月时间,叛贼就要打到洛阳,要是洛阳失陷,真是我大周的奇耻大辱了。”
太子殿下黑着脸。
他这会儿,心里十分的不好受。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难受了。
因为这个事,跟他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他虽然是太子,但是太子其实就是皇帝的政敌,而且在很多时候,是最大的政敌。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当今的皇帝陛下并不准他参政议政,哪怕是他成年之后,也很少能接触到政事堂。
直到这一两年!
可能是皇帝陛下年纪大了,也可能是这几年时间,天下实在是不太平,皇帝陛下已经没有精力过问。
更可能是,皇帝陛下身体不怎么好…
反正,从越州之乱开始,皇帝就开始频繁的让太子参政议政,甚至在一些问题上,授意政事堂,去找太子拿主意。
不过,也就仅仅是拿主意罢了。
权力核心的吏部,户部,兵部,皇帝陛下依旧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不曾丢掉这些核心权力。
而其他一些棘手的问题,则被一股脑的丢给了太子。
比如说先前的越州之乱,又比如说这一回的中原之乱。
这种问题,或者说这种项目,皇帝陛下自己爱惜羽毛,不愿意掺和进来,却让太子出来,替他替朝廷拿主意。
这样,要是战场上出了问题,也不是皇帝陛下的责任。
这也正是太子殿下,情绪不怎么稳定的原因。
他已经从自己的父亲身上,感受到了浓烈的危机感。
深呼吸了好几口气之后,他终于冷静了下来,开口道:“苏靖现在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