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举荐,特命你领兵镇守越州,平息余乱,并兼任越州司马。”

    “若尔能使越州再无动乱,则功劳不小。”

    落款是崔垣两个字,加盖了政事堂的大印。

    李云看着这份文书,愣神了一会儿,然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个灿烂的笑容。

    这崔家的爷俩…跟自己还真是有缘分啊!

    想到还在宣州任刺史的崔绍,当初给自己写的剿匪文书,李云的笑容更灿烂了。

    这崔家虽然跟他不怎么对付,但是因缘际会之下,着实帮了他不小,将来有朝一日…

    李某人心里呵呵一笑。

    非得好好“谢谢”他们不可。

    就在李云出神的时候,吏部的文书众人已经传看了一遍,由卓光瑞递回到李云面前,李某人伸手接过,众人纷纷低头拱手:“恭喜李司马!”

    李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里还有一份政事堂的文书,你们也都看一看,免得以后说我名不正言不顺。”

    卓光瑞一怔,有些不明所以。在他看来,两道文书应该没有什么分别才对,抱着这个念头,他还是接过李云递过去的文书,扫了一眼之后,就微微变了神色。

    按照政事堂的意思,李云的身份,先是镇守越州的平叛将军,再是越州司马!

    这前者虽然没有品级,但是却实权极重,有了这道文书,哪怕明年越州的刺史到了…

    能不能说了算,还很难说。

    至少,那位新任的刺史,绝“指示”不了李云了。

    也就是说,哪怕李云再如何无能,双方也是互不统属的。

    想到前几天这位小李将军跟自己说的话,卓光瑞若有所思的将手里的文书,递给下一个县丞,然后抬头看着李云,笑着说道:“恭喜李将军。”

    他只说了这五个字,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但是话里的意味,却已经非常分明。

    这位剡县的知县,至少有一半,已经站在了李云这一边。

    其他几个人看了之后,也多少看出了一些端倪,都上前对李云再一次恭喜。

    李某人摆了摆手,淡淡的说道:“没有什么可恭喜的,当初裘贼在越州,聚拢了数万的反贼,事败之后,至少有大几千人逃了,说不定就藏在什么地方,这平叛的事情,凶险得很。”

    “不过…”

    李云脸上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既然朝廷信李某,李某人自然要尽力做好这些事情。”

    说到这里,他又扫了一眼几个人,依旧神色平静。

    “还请诸位,多多支持。”

    “不敢,不敢。”

    众人连忙低头:“我等一定全力协助李将军!”

    ……

    当天晚上,李云请这些人各县的负责人吃了顿饭,第二天一早,就让他们各回本县了,临走之前,李云还承诺他们,答应的衙差过几天就送到。

    送走了这些人之后,李云立刻就找来了李正,拉着他在一张桌子前坐了下来,开口道:“现在,我需要一百个机灵的人手,分散到下面五个县里去,就从伱那里挑,能不能挑的出来?”

    越州六个县,其中一个县附郭,就在李云眼皮子底下,自然不用再派人过去,其他五个县,每个县李云都要派二十个人过去做临时衙差。

    让李云这么重视的原因是,这是他第一次开始布置自己的“情报部门”。

    虽然只是雏形之中的雏形,完全不成体系,但又的的确确是个开始。

    如果把一个势力比作一个人的话,他想要强大起来,做成一番事业,身强体健自然是需要的,但是相比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