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十丁抽一来算,强制征兵的情况下,用不了多久,李云就能拉起来一支五六万人,甚至更多的军队。
这支军队,甚至不一定需要花费太多饷钱,因为大周的子民,是要给朝廷服役的!
不过这种方式征来的兵,说白了,最多也就是当成辅兵来用,负责后勤和一些边缘任务,极少直接参与战斗。
而李云亲自带起来的这一万兵力,便统统都属于“战兵”。
当然了,有些将领喜欢用这些辅兵,去消耗掉敌人的兵力和锐气,从而给主力争取到更好的进攻时机。
每个将军的领兵思路不一样,在战场上,什么打法都是正常的。
杜谦看着李云,开口道:“我这趟到扬州来,便是来跟二郎商议这件事的,这扬州,我可以替二郎看着,二郎则可以回到江南去,强征出一支军队出来。”
“各方势力互相征讨,天下混战的局面,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杜谦沉声道:“从历朝历代史书上来看,一但这种局面形成,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天下就会形成几股势力互相对峙的情形。”
“然后,便是逐鹿中原。”
“强征…”
李云摸着下巴,认真思考。
他还没有见到那种不得不打的战机,目前他一万兵力,也足够灵活机动,至少可以应对目前江东以及江北的所有情况。
但是,势力还要继续扩张,要不然就会像杜谦说的那样,在接下来的混战之中,成为被别人吞并的对象,成为将来那些大势力的“养料”。
而就目前李云的情形来说,他麾下主战兵力,再想要扩张,最多可能也就是一万五千人左右的规模。
再多,就不太能养得起了,军饷倒是一方面,武器装备也很难供应的上。
而想要快速膨胀,似乎只剩下杜谦说的这一条路,那就是通过强征,拉起来一支人数足够多,成本足够低的军队!
“这事…”
李云揉了揉眉心,缓缓说道:“我要考虑考虑。”
做事情不能太急,又不能不急,而这个时机,或者说分寸的把握,必须要领袖自己来拿捏。
“嗯。”
杜谦点了点头,轻声笑道:“也可以等一等,朝廷给二郎加官的圣旨,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等圣旨到了,如果官职足够合适,二郎就可以趁机在江东乃至于整个江南,拉起来一支人数足够多的军队。”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有一点,二郎必须要看清楚。”
杜使君正色道:“咱们现在,一点也不弱,至多就是比那些节度使,稍差一些而已,如果单论主战的兵力来说,平卢军…”
“至多两万。”
“至于喊出来的所谓十万大军,吓唬人居多,五万朔方军在中原,几乎横扫叛军,真正称得上精锐战力的,恐怕也就是半数不到。”
历史上,兵力计数的方式有好几种。
有的时代,不仅把辅兵的数目算上,甚至把民夫的数目也算上,于是乎动辄五十万乃至于百万大军。
有些时代,只计算主力与辅兵,规模基本上就在十万人以下了。
另一个世界的满清,出征的时候,计数往往只有一万多人甚至是七八千人,这种数目,多半就是只计算主战兵力。
李云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正当他想事情的时候,卫队长杨喜匆匆小跑进来,来到了李云面前,低头欠身道:“使君。”
这一下,把李云从沉思之中惊醒过来,他回过神来,皱眉道:“出什么事了?没见我正在同受益兄议事么?”
杨喜低头道:“使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