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低头饮茶:“太蠢了。”
杜谦一怔,随即笑着说道:“本就是一群无甚见识的人聚拢在一起,才做出了些事情,他们要是聪明,便不至于进了京城之后,干出称帝这种蠢事了。”
李云摇头道:“真要是蠢,不可能聚拢十几万人,闹出这么大的声势,甚至还把朝廷逼到了西川去,这些叛军之中,只要是成了主要将领的,没有一个会是蠢人。”
杜谦对于兵事,倒不是特别敏感,他想了想之后,说道:“二郎的意思是,有外部势力牵扯进去?”
“这个时候,能干涉京城里情况的,似乎…似乎只有城外的几个节度使了。”
李云依旧摇头,轻声笑道:“那几个节度使,进关中都这么久了,他们的兵力加一起,在人数上都已经超过了叛军,真要是一心收复京城,京城早就恢复了。”
“我觉得。”
他也没有隐瞒,而是看着杜谦,开口道:“是朝廷派人,做了一些工作。”
“朝廷?”
杜谦有些惊讶,他看了看李云,然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喃喃道:“是了,现在那几个节度使一直拖着,说不定要在关中留下多少后手,朝廷但凡还有回到关中的想法,便不可能不着急。”
杜谦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继续说道:“叛军被围了这么久,一定人心惶惶,朝廷只要给出招安的条件,拉拢一批人不是什么问题,而王均平一死,叛军内部大乱,几个节度使就没了继续观望的理由。”
李云低头喝茶道:“这封信上,已经是十天前的事情了,这个时候,几个节度使说不定已经进了京城了。”
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受益兄猜一猜,朝廷多久能够返回关中?”
杜谦思索了一番,缓缓说道:“哪怕现在这个时候,京城已经收复了,朝廷从西川立刻动身,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情,拖拖拉拉的,至少要明年年中,朝廷才有可能复归关中,回到京城里。”
李云深呼吸了一口气,放下茶杯道:“朝廷回到京城,短时间内自然不可能,但是叛军一灭,朝廷说不定就要发号施令了,像我这样已经占了大半江南东道,还有一部分江南西道以及一部分淮南道的地方招讨使。”
“说不定就会成为朝廷眼中的乱臣贼子。”
杜谦摇了摇头:“朝廷无兵可用。”
他想了想,又说道:“如今的江东,也不是半年前的江东了,那些节度使想取江南,也会担心被人家渔翁得利。”
“我觉得…朝廷依旧会对江东怀柔,让地方上的势力自己去竞斗。”
李云微微有些出神,他思忖了许久,才缓缓说道:“朝廷后续如何,我也看不分明,但是局势一天一个模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他顿了顿之后,突然话锋一转。
“我想派兵去取庐州。”
“取下了庐州,咱们至少是在江东,能安全很多。”
杜谦想了想,然后笑着说道:“兵事方面,我一窍不通,这些事情,二郎还是自行决断罢。”
李云“嗯”了一声,轻声道:“让苏将军,去取下庐州。”
这个时候,苏大将军的陵墓已经建成,苏晟虽然还在守孝的阶段,但人已经返回钱塘郡继续领兵了。
江东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规模的阶段,不必李云每逢战事都亲力亲为了。
正好也试一试,钱塘驻军的成色。
………………
关中,京城。
京城的西边和北边两个城门,已经完全打开,时不时有人从城里往外逃。
如果眼力比较好的,从远处往城里看去,就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