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没办法,谁叫李泰这人实在有才,他所表现出来的为人处世,才叫有古君子之风。

    而李承乾为人,那就是卑鄙无耻下流的小人。

    自从李祐去服役后,清风亭少了個钓鱼佬,李承乾又变得暴躁:

    “王七,跟你说了多少遍,饵料不要倒那么多,你想气死我然后继承我的鱼竿?”

    王七嘴角微微抽搐:“太子殿下,湖里没鱼了,都被齐王捞上来吃完了。”

    话音刚落,两条鱼从湖面跃出,在空中甩了甩尾巴后再次钻进湖水。

    “……”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微微颔首:

    “是我误会你,原来是湖里没鱼了,明日再去买些鱼回来,要买那种傻里傻气的鱼。”

    “是!”

    “今天不钓了,太常寺那边有传来消息吗?”

    “有,早上李太常已经去文学馆了,谈的如何目前不得而知。”

    “能等一个月才过去,足以说明李淳风是个聪明人。

    岳丈举荐的人快到长安了,你去把弘文馆的牌匾换掉,换成以德斧人,以后岳丈举荐的人都住在里面。

    记住了,是斧头的斧,别写错了!”

    “啊?太子殿下,这样好吗?”

    “不好吗?”

    “好!你是太子,你说了算!”

    王七本以为自己已经麻木,没想到李承乾比他想的还要跳脱:

    “我还以为以德服人,是用德书揍服别人。”

    “孤陋寡闻,我还有以理锯人,你要不要试试!”

    “不不不,小人不想试!”

    与此同时,李淳风在文学馆等了一个时辰后,终于见到了李泰。

    “让李太常等这么长时间,实在过意不去,还请李太常见谅。”

    “不敢!魏王公务繁忙,臣等一等没关系。”

    “那就好,那就好!”

    李泰圆嘟嘟脸蛋露出憨厚的笑容:

    “不知李太常找我何事?”

    “原先太子让我在弘文馆讲学,顺便与弘文馆学子探讨天文地理,使晋书能够快点完成。

    如今弘文馆学子都在文学馆,臣想跟魏王借几个人帮忙,让臣尽快修完晋书。”

    李泰目露思索之色:“我记得李太常修的是《天文》《律历》《五行》三志,这你该找萧屿萧特进。

    这样,我明天让萧特进去太常寺找你,需要什么你就找他,兰陵萧氏的藏书还是挺多。”

    “多谢殿下!”

    “不急!”

    李泰摆了摆手:“你既然曾在弘文馆讲学,又能编修史书,想来学识没问题。

    不知你对道家学说了解多少?”

    “臣在道观中长大,家父是道士,对道家学说也算粗通。”

    李泰一脸惊喜:“李太常,能否留在文学馆讲讲道家学说?

    你也知道,文学馆学子众多,不过大多学的都是儒家之学,道家学说不甚精通。”

    李淳风面露难色:“臣要编修晋书,若魏王殿下不嫌弃,臣每旬可来文学馆一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驷马难追。”

    李淳风心中忍不住对李泰升起怜悯之心,如此天真怎么能斗得过太子。

    在李泰看来,能编修史书的每个都是才学渊博之士,而且这人还是弘文馆讲师,定然知道修书之事。

    “李太常,你在弘文馆可曾参与修书?也就是大哥所说的那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