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

    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崔兄,吃饱的前提是稳定,天下没有战争。

    庶民愚昧无知,容易受人蛊惑成为刀子,有了这他们便能知道何朝廷之政。”

    “商鞅言: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老子言: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以韩非子的六民,无不说明愚夫愚妇更有利于朝廷。

    太子殿下何以要开启民智?”

    李承乾心中忍不住叹息一声,不管哪個盛世,也不管哪位皇帝,愚民政策贯彻始终。

    他知道对于大一统封建王朝来说,减少动乱成本最低的方法便是愚民,就像宗族制,明知皇权不下乡的危害,朝廷为了减少制度成本也得用宗族制。

    门阀士族、世家大族的危害历代皇帝都知道,独尊儒术的危害汉武帝也知道。

    可是没法,只有儒家的礼法才能减少制度成本,这是生产力的问题。

    在生产力没有提升前,宗族制就必须得进行。

    看了眼崔知温,李承乾决定教教这个年轻人:

    “老子、商鞅所言无非是让百姓回归质朴,也就是曾子所言的民德归厚。

    然而一千多年来时势变化,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生存经验传下来,返回质朴已经不可能了。

    比如崔兄饱读诗书,若你的后代将来变成庶民,会不会带着一些你的生存经验?”

    崔知温垂下头颅,有些迟疑开口:

    “应该会,可我是读过诗书,那些庶民祖上不一定读过书。”

    “祖上没出过权贵的,你觉得他们血脉传的下来?

    不说春秋战国打了多少年,单单五胡乱华就死了多少汉人?

    随便找个庶民,只要他姓崔都有可能跟你同一个祖先,只是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把族谱丢失了。”

    说到这,李承乾长叹一声:“别想着愚民,汉朝利用《天人感应》和《白虎通》愚民够厉害吧!

    遇到天灾人祸,庶民活不下去,该反还是得反。

    庶民活不下去,别说你是天子,你就是天,他们死前也要捅破这个天。”

    见崔知温两人在低头沉思,李承乾缓缓站起身:

    “你们好好想想,愚民是愚民,民德归厚是民德归厚,两者天差地别。

    你们都是士族出身,自小便无视庶民,可以接着无视,但是不能愚弄他们。”

    “是!”

    李承乾并不担心他们会剥削庶民,对于士族来说,贪污那是最没品的事,被其他士族知道,一辈子都要被嘲笑。

    而此时,赵国公府邸内,长孙冲将李承乾所说的话复述一遍给长孙无忌:

    “父亲,儿觉得太子所言有理,有些事不能起头。

    既然有了法子,不必再从《括地志》下手。”

    长孙无忌没有回话,而是反问道:

    “太子殿下还在钓鱼?”

    “是!上次丽质和城阳公主去东宫也是在钓鱼,听说已经入迷了,就跟吃寒食散那些人一样。”

    “看来是我多虑了!”

    长孙无忌拿起笔在纸上写下露布两个字,随后陷入沉思:

    ‘露布改制是苏勖提出来的,若是利用露布和佛门,不管是功是错,苏勖都不可能待在长安了。

    没有苏勖这个十八学士在背后出谋划策,魏王便是断了一臂。

    可是这么做魏王还是有机会,没有《括地志》来的简单方便。

    用《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