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得问魏王,文学馆大才众多,随意一人都行。”

    李承乾缓缓摇头:“不能随意安排,此地靠近长江,也算是鱼米之乡,庶民生活也比其他地方富足。

    仓廪实而知礼节,此地庶民也比其他地方懂礼,随意安排一人或许不会教化之事放在心上。

    州学既是为朝廷挑选大才,也是为了教化庶民,让他们知道忠君为国之道。”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太子殿下说的是,确实不能随便安排。

    不若让交州刺史杜正伦前去?此人才学渊博,为人正直无私,定能教化安州庶民。”

    房玄龄目光在两人之中流转,杜正伦原先便是东宫的人,因为把李世民的态度告诉李承乾,这才被李世民贬到交州。

    长孙无忌原先也算东宫的人,这两人的交情并不低。

    ‘也不知道魏王有没有发觉!’

    李泰根本没有发觉,吴王李恪而已,他根本没放在心上,杜正伦也是,一个已经失去李世民信任的人,能有什么用?

    李泰没有反应这可急坏的长孙无忌和李承乾,两人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不得已,李承乾决定再出声提醒:

    “不可!杜正伦有治民之才却无教化之才,而且其远离朝堂已久,不知露布改制。

    露布能制止流言,自然也能教化万民,我准备在安州校验一下用露布教化的可行性。”

    此言一出,长孙无忌眼中闪过忌惮之色,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计划,用露布权力把苏勖送出长安。

    现在李承乾仿佛看穿了他的计划,这怎么能不让他忌惮。

    ‘难怪要告诉我露布改制,原来在这等着我。’

    比起长孙无忌的忌惮,李泰眼中则爆射出精光,心中升起一股贪婪:

    “大哥,此事重大,该先问问阿耶。”

    “不用!此事阿耶早就下诏,不信你可以问问房公和舅舅。”

    “确有此事,只是还未定下校验之地,安州此地可行,毕竟吴王在安州。”

    这句话李泰听懂了,李恪毕竟是皇子,有他在可以使露布权一直控制在李家手中,不会被士族门阀染指。

    通过渤海王一事,他早已看清露布的威力,有露布在,他便可以引导民心。

    ‘原来这就是大哥要的东西,话语权!难怪阿耶会一直提醒我小心,大哥真是阴险。

    以前让太子妃接触杨妃,就是为了现在吧!想来李恪已经被大哥收买了。

    不能让他得逞,必须得阻止他,不然很有可能会使他东山再起。’

    想到此,李泰一脸严肃:“大哥,我觉得还是在朝会上和众臣商量才行。

    阿耶亲封的十八学士个个才学渊博,没有人比他们更合适。

    与其找治民之才去教化,还不如从十八学士中选择一个。”

    “你想的到挺美!”

    李承乾出言讥讽:“十八学士死的死、老的老、要么身居高位,能去安州的只剩下两个,一个苏姑丈,一个许敬宗。

    许敬宗还在修史,目前正是收尾阶段,他也不能去。

    你这算盘打的真响,我在交趾都能听到,告诉你别白日做梦。

    阿耶已经让台州刺史进长安,我会荐举他去教化安州庶民,我倒要看看,苏姑丈敢不敢和他亲大哥争。”

    “你……你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