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这个寓言故事,简洁直白,却蕴含着深邃的寓意,瞬间如清泉浇灌心田,瞬间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特别是魔王波旬的话,宛如咒语一般,在众人脑海中回荡,然后脑中关于佛魔的困惑与迷茫渐渐松动,继而醍醐灌顶般明朗。

    成佛还是成魔,仅在一念之间。

    原本心意坚强,以静坐给朝廷施压的和尚,顿时无力瘫坐。

    他们处心积虑所做的一切,结果被一则寓言故事给打得烟消云散。

    对慈云寺众僧的处罚,以及以后朝廷可能对寺庙做出的整改,他们已无能为力。

    《大宋日报》的发行体系已相当发达和完善。

    近千报童,遍布汴京城内外。

    不出一个时辰,新鲜出炉的报纸便能发售到整个汴京。

    同时还要通过驿站,发行到全国各地。

    通过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会有更多的人打开心中淤塞的阀门,让思想的洪流奔涌而出。

    然后和尚们千方百计遮掩、隐瞒的丑事,就会被市井间通过闲谈传出,传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贬斥的话题。

    全信变为半信,半信变为不信,信佛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原本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佛门清净地,如今也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了其中的种种不堪。

    以往的虔诚崇拜衰变为怀疑,甚至斥责,信徒会越来越少。

    可以说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根杠杆,精准地撬动了佛教徒内心深处的信仰。

    如同一面明镜,把寺庙中的那些堕落和沉沦,摆在大众眼前。

    佛还是魔,一眼便能分辨。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着相了。”

    相国寺的主持缓缓起身,面带愧色低语,顿悟般离开。

    随后,其余静坐的和尚纷纷起身,默默走了。

    他们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

    皇帝的这一招很明了。

    他不会灭佛,但会灭僧。

    堕入魔道的僧,灭了就灭了。

    开封府大门前瞬间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府尹燕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觉。

    这起和尚静坐事件,闹得他数日寝食难安,竟被皇帝用一则寓言故事轻轻化解。

    实在是不可思议。

    官家果然有天命在身。

    ······

    大宋历来把拐卖人口视为重罪,惩处之严厉,足以令人心生畏惧。

    《宋刑统》规定:略卖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因而杀伤者,同强盗法;和诱者,各减一等。

    其中“略卖”便是指用暴力手段绑架,“和诱”是指欺骗、引诱,手段相对温和,所以判刑时各减一等。

    但如果对象是对十岁以下的孩童,那就不分“略卖”、“和诱”,只要孩童成为奴婢了,通通都是绞刑。

    可前提是,要能找到这些孩童,抓住这些恶徒才行。

    ······

    “哇哇哇······”

    一男一女两个八九岁哑童,正咿咿呀呀乞讨,过往行人见其可怜,往破碗里扔铜钱。

    女童眼含泪水,磕头致谢。

    男童目光呆滞,明显是个痴呆儿。

    “可怜呐,孩子天生残疾,又断了腿,被狠心父母抛弃,若是没人施舍,断难活······”

    一个瘦汉子路过,钻进围观的人群,唉声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