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你的突飞猛进,是他私传天书给你。

    然而,经过我细致的观察,他的儿子与弟子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且与你施展元始门真法的威力完全不同,足可说明你没有见过天书。

    所以,我要警告你的是,修炼天书的前期,甚至是中期,应该都不会有特别之处,大约十年的积累后,就会出现一个天翻地覆的异变。

    流云峰上的他,也是在十年之后,一跃成为修真界最耀眼的新星。

    说起来,他这个人与你有些相似之处,很像。”

    诸葛老师兄一直观察着风铭。

    风铭也观察着诸葛老师兄。

    风铭道:“修真炼道,除却极少数天才外,其他人都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这是最普遍的现象。

    再者,灰衫客修炼天书一事,应该是一件机密,知道的人应该很少、很少。”

    “正是。

    我想,流云峰上他的六位师兄当中,可能只有宋长老与杜长老知道,或者只有杜长老一人知晓。

    元始门上下,知道的人不会超过十人。”

    “但是,我的几位师兄好像都知道。”

    “因为本门的太玄真经是‘天书’的其中一卷。”诸葛老师兄神秘一笑,“太玄真经最关键在于入门初基‘玉清卷’。在玉清诀的修炼上,最容易走上岔道。有的人慢如蜗牛,有的人一日千里,全无规律可言。我就是走上岔道的其中一员。”

    “什么岔道?”风铭颇为震惊,“我师父从未提及过相关情形。”

    “他是不是跟你说,‘玉清诀,要用心修炼,遇上的枝枝蔓蔓,须慢慢打磨。’”

    诸葛师兄一字一顿地说道,一副胸有成竹。

    风铭点头道:“的确如此。师父还说,‘玉清诀,有的人重玉,有的人重清,只有凤毛麟角的人会玉和清并重,参悟天地自然之大道。’”

    “那你是怎么参悟的?”

    “玉,重外,在于人身就是皮、肉、筋、骨,讲求先修炼出一副强健的体魄,由外而内打下修炼根基;

    清,重内,是道家修炼的正路,起始便是‘炼精化气’,先炼气,由内而外,循序渐进;

    从本门的修真法门来看,走‘清’字诀才是正道。”

    风铭沉默片刻,道:“但是,我一直没有参悟到如何才能‘玉’和‘清’并重。

    原本,我是走的‘清’字这条路,但现在看着像是‘玉’字道,道行出现了金玉一般的静止。

    这就让我更糊涂了。”

    “你是典型的‘玉’和‘清’并重,这就说明你从一开始就修炼了另一门极高明的修炼真法,这门真法不弱于本门的太玄真经。”

    诸葛老师兄缓缓说道。

    风铭顿觉这位老师兄是在这里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