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程羲和也打起了精神。

    他是在厨房准备饭食的时候,对谢雁回说的,他这一夜可能通宵都要在外面施食,没时间回家了。

    谢雁回听了他的解释,说了句出乎意料的话:“我跟你一起去。”

    “哎?您也去?”谢雁回以前生活的时代,人类与鬼物势不两立,几乎就没有和谐相处的时候,程羲和以为谢雁回不会这么做。

    谢雁回如秋风过耳,丝毫不把程羲和的质疑放在心上:“既已进入新社会,入乡随俗,我已明白现在的鬼不会轻易害人,自然也会有所改变。”

    随后,指尖凝出一滴冰凉的水滴,弹出落在程羲和的脑门。

    此时天气依然炎热,程羲和为施食在厨房里呆了很久,早就热出一脑袋的汗。

    清凉的水滴落在他的头上,犹如带来一阵最凉爽、最舒适的风。

    唔,他的老祖宗真是体恤后辈。程羲和骄傲又哀怨地想着。

    一下午的时间,程羲和都泡在厨房里。

    既然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那就要准备得全面一些,总不能一碗白饭就打发人家。

    除了固定的酒水之外,程羲和准备了好几个套餐,有肉有蛋,营养均衡,也算色香味俱全了。

    晚上,他们带着食篮,以及胡叔胡婶特意送来的元宝纸钱出了门。

    受中元节鬼门开百鬼行等传说的影响,入夜后太明市街头的行人越来越少,就算有也是匆匆而过。

    从程家小院出发,程羲和和谢雁回用脚一步一步丈量着太明的土地。

    华夏土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战争、瘟疫、屠戮、繁荣、和平,每一个人每一个鬼都在这片土地上努力生存。

    鬼投胎为人,人死后为鬼,即使阴阳相隔,却都是同一片天空之下的芸芸众生。

    他们来到一处公交站台,此时已近凌晨,最后一班公交车也早已开过了。

    站牌旁边的位置蹲着一个烧纸的大娘,听到走路的声音忙抬起头,是程羲和和谢雁回两人,停在她的身旁。

    大娘揉揉眼睛,看清他们是活人,才后怕地拍了拍胸口,道:“吓我一跳,你们怎么没声没息的?我还以为是......”

    谢雁回懒得应对,提着食篮自去摆饭。

    程羲和笑笑,道:“是我们不好,对不住。已经这么晚了,您既然害怕,怎么不早回去?”

    大娘蹲下身接着烧纸,指着身边尚未烧完的元宝回答他:“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年纪小时没想过,年纪大了想还恩却也时间离散,找不到对象了。就想着,中元节祭孤,也许这些人里面就有我的恩人。”

    “小伙子,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