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走过来的。”

    “日出东来还转东,劝人行善莫行凶......”几人还没聊几句,附近却响起了戏曲之声。

    程羲和转头往声音的方向看了一眼:“你们还搭了戏台?”

    慧莲解释:“倒不是我们寺里,是有善信说今日放焰口,当配目连戏,才花钱请了戏班来唱的。”

    “说起来我也没看过呢,两位施主不如和我去凑个热闹?”

    程羲和与谢雁回已经走遍太明,对这戏也有些好奇,于是就和慧莲一起去长些见识。

    所谓目连戏,就是以目连救母为题材,民间结合孝道之后编纂的劝人向善的剧目。

    目连戏演出时,既有脚色行当、唱做念打,又包容各种杂技歌舞和百戏,颇受民间欢迎。

    白天演的目连戏是给活人看的,晚上的当然就是给鬼魂们看的。

    只是到了现代,相信鬼神之说的凡人越来越少,这种正儿八经的曲目也很少得见了。

    看到台上的演员,程羲和笑了,道:“我听说演目连戏的一半都是修士,虽说佛道皆源从天道,但你师父竟愿意让他们在思源寺附近上演,也是难得。”

    慧莲笑着应了,道:“大约师父和两位想的一样吧。”

    他们是修士,却愿意在放焰口时如心中一般顶礼膜拜,静明允许修士们在寺旁演一回目连戏又有何不可?目连救母的故事本也是佛家传说。

    更何况,这里面还另有缘故,慧莲低声道:“请戏班的那位善信极为大方,不仅安排目连戏安抚众鬼,我们放焰口的支出大半也是有他支持的。”

    这种情况下,静明也不好意思推脱了。

    夜半的戏台上,配合着音乐,演员们正唱得热闹。

    但若凡人来看,只会在台下看到一片空荡。

    实际上,台下摆放整齐的长条板凳上,坐了不少和他们一样好奇的鬼魂。

    现代影视娱乐业虽然发达,但目连戏往往一年一唱,也就是在中元节这一天才会有现场可看。

    这些鬼们活着时因忌惮阴气鬼气,往往不敢前来。当了鬼后反而百无禁忌,因见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而兴致勃勃。

    这时,台上已经演到目连发现母亲在地府受罚,不避艰险进入地府。

    鬼魂中有刚经鬼门关从地府回人间探亲的,和身边讨论起剧情来:“这演员扮相好,台词功底也很好,就是对地府的描写不对,现在鬼差们不会这么对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