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二十四章:众人共瞻乐山大佛,黄文明重游凌云寺

    刘惠恕

    且说黄义明远征重庆,取得巫山大捷后,搬师回乐山邦召开邦政大会。在会上听到从征期间计子善妻儿被拐及姚黄贼十三部的种种罪恶后,心中大怒,就欲起兵起讨伐盘踞在成都一带为恶的姚黄贼诸部。在计子善等几位副邦主的劝说下,同意休兵二十日后再举兵征讨。并提议乐山大佛与凌云古寺既已修缮完毕,明日当与众邦主及军中诸将一齐前往瞻仰验证,并让主修乐山大佛与凌云古寺的副邦主吴免冠充当临时导游,众人一齐说好。

    次日一早,黄义明一行已来到凌云山脚、岷江边侧。举目仰视,但见一座有九层楼高的木建筑起自岷江水岸,直抵凌云山顶,将原先暴露于野的乐山大佛,紧紧包褁于层层木建筑之中。而大佛右侧的凌云栈道仍在,行人可自由攀行至凌云山顶,赴凌云古寺去烧香拜佛,但是却无法近身乐山大佛。如行人欲瞻仰乐山大佛,则必须从临近岷江水岸的木建筑入口处进入,入口处有专人看管,并收取5钱门票钱。

    吴免冠介绍道:罩于大佛之外的木建筑,自唐代凿就乐山大佛之后就修就,阁高七层(一说九层或十三层),称“大佛阁”亦称“大像阁”,以保护乐山大佛不沐风浴雨。此后该佛阁屡毁屡建,宋时重建称“凌云阁”或“天宁阁”;元代重建时称“宝鸿阁”;明代重建时称“佛棚”。直至明末八大王张献忠入川时,因视乐山大佛不顺眼,放火烧毁了大佛阁,大火并波及凌云古寺。现重修大佛阁及凌云古寺所花费的邦银,必须从瞻仰乐山大佛的门票钱中收回。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收门票钱5钱虽少,却可积少成多。现时白银价一两在民间交易,可折700文至1000铜钱之多。而自乐山大佛阁修成以来,远近闻之,参观者如云,已为邦库净收回门票钱一万两白银。积以时日,乐山大佛阁门票收入,必可成为我邦库的重要财政来源。

    听罢吴免冠介绍,负责乐山邦财务与城建工作的副邦主韩百知点头称是。黄义明笑道:吴副邦主的这一套生意经,还是在犍为城时贩假画与假佛像的那一套。吴免冠正色道:赚钱的形式一致,赚钱的性质却不一。当时在犍为城,我与杨复盆城主造假,赚的是抹良心钱。而现在修大佛阁收门票钱,赚得可是良心钱,因为所收钱款,均交邦库,韩副邦主可以之修城造房,造福于百姓。众人听罢皆笑,黄义明道了一声好,遂在吴免冠带领下,步入大佛阁内参现。

    众人步入大佛阁内,但见乐山大佛居中端座,两侧皆有1800级楼阶,可直攀大佛顶端,出大佛阁后门,可登上凌云山顶。而大佛阁的四壁,均绘有金碧辉煌的佛教故事壁画,这是当时的画艺大家吴免冠,指挥工匠绘制的杰作。而众人细观大佛,则是脸部涂金,身上着彩,双掌端放于双膝之上。佛的前额正中、双眉之上,镶有一颗红色宝石似目,正流放异彩。

    而据后人实测,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而与乐山大佛同时凿就的,尚有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一佛二天王的格局。此外,与天王共存的还有崖壁上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大佛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只是这些附带建筑,现皆被阻隔于大佛阁之外。需要在乐山脚仰视或出大佛阁,登乐山顶俯视。

    而瞻仰乐山大佛,最令众人惊异之处,是大佛的双目,正流淌下来眼泪。众人惊问陪同参观的智能禅师原因。智能禅师回答道: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其修造距离武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