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耿志扬安慰他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你想好了再跟领导说就是,我等你的好消息。”

    等到大事说完,钱光耀这才想起关心师弟刚参加工作的情况来:“老弟,你一个学工艺的去了化机厂恐怕不好混吧?”

    “我没有去化机厂啊?”耿志扬见他误会,赶紧解释道:“我分到了安海市氮肥厂的硝酸车间。化机厂那边的王景光是我的一个好朋友。”

    “你也分到了硝酸车间?”钱光耀惊喜道:“那咱们俩真算是同行了。”

    “我们可不能跟你们比啊!”耿志扬笑道:“我们厂还是从前工艺落后的常压法硝酸,哪像你们都用上最先进的双加压法工艺了。”

    钱光耀忍不住自豪道:“双加压法好是好,就是太费钱了。光那套从G国进口的四合一机组就整整花掉了三千多万美金,剩下的那些设备连同铂网一起才花了不到五千万人民币。你说没钱能上的起吗?”

    耿志扬淡淡一笑道:“我们厂是市属企业,实力上是没法跟你们省属企业比的。”

    钱光耀忽然一拍脑袋道:“哎,不对!我怎么听说你们厂也准备上一套双加压法硝酸,说是从约翰国买的二手设备。整套生产线据说才花了一千六百多万美元,仅仅相当于我们购买机组费用的一半。”

    耿志扬当然知道这套从约翰国买来的二手硝酸生产线。它是当年安海市化工行业的重头戏,肩负着帮助氮肥厂打翻身仗的重任。

    为此市里下重本投入了三千万元,再加上氮肥厂自筹的一千多万,另外从银行贷款了一个多亿,三者加在一起方才达到了购买该套生产线所需的一点四亿多资金。

    但这套二手硝酸设备的购入导致了本来就负债累累的氮肥厂更是雪上加霜,再加上设备买来安装完毕后迟迟不能投入正常生产,拖了几年后最终造成了企业严重资不抵债只能破产倒闭了事。

    “是有这回事。”耿志扬点头承认道:“不过我们厂买的那套生产线用的是米国C公司开发的双加压法硝酸新工艺,四合一机组也是米国I公司八十年代的新产品,氧化和吸收压力都比你们采用的F国工艺要高出去很多。”

    “吸收压力高了好啊!”钱光耀羡慕道:“你们的酸浓度肯定会超过百分之六十二,再送去生产浓硝酸的话,相应的成本就会低了。”

    耿志扬面上附和着,心里却道:“设备买来了不能投入正常生产,即使生产的酸浓度再高它也没用啊。”

    “不过既然老子这次又回来了。”他暗下决心道:“以我的本事,可不会让上辈子企业破产倒闭的悲剧再次重演。”